父亲节,“爸”气不足

2016-06-17 16:43  

(图片源自网络)

每年6月的第3个周日是父亲节,都说商家“逢节必促”,眼看着父亲节即将到来,但记者走访州城市场看到的是,比起刚刚结束的儿童节和母亲节,父亲节的消费市场,动静不大,明显“爸”气不足。

老爸经济“不热闹”

从5月中下旬开始,州城市场就进入“节庆模式”。从母亲节到儿童节,两个节日的接连到来,让商家使出了浑身解数,从各式促销标语到各类温馨提示,商家们算 得上是下足了功夫。不过对于即将到来的父亲节,记者走访市场时发现,比起母亲节的火爆营销、温情促销,各大商场里关于父亲节的促销却是寥寥无几。

6月14日,记者来到州城几家大型商超,看到商场内没有任何与父亲节有关的宣传,仅有屈臣氏的宣传单页上推出了父亲节献礼活动,全场男士产品买满150元 额外9.5折。多名男士专柜促销员告诉记者,父亲节的产品销量并不理想,前来购买的消费者也多半不是为了父亲节。“像母亲节、儿童节、端午节等等,商场都 会提前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开始打促销广告,折扣很大,像女士的服装、化妆品、珠宝首饰等都卖得很好,但父亲节一般不会有大的活动或折扣。”一位销售人员告 诉记者。

记者发现,州城一些沿街商铺也未发现有关父亲节主题的促销,花店鲜花的销售量也并没有因为父亲节的到来而增加。

除了线下店铺,记者通过电商平台发现,同为节日,父亲节促销没有情人节那般喧嚣,也没有母亲节那般温暖,更没有儿童节那般欢快,平台主页上连关于父亲节的促销广告也没有。

父亲节不热有原因

节庆消费,实际上是商家的一种促销行为,其根本便是抢占市场份额。以节庆消费中的主打品——服饰为例,母亲节锁定了市场消费的活跃分子——女性,她们是服饰消费的主体。所以妇女节、母亲节、国庆节等,都属于打折促销的重点节日。

而男性则相反,他们更倾向于把购物活动看作是应该完成的一项日常工作任务,消费的过程较为简单、迅速,也不太容易受到周围客观环境的影响。某商场企划部经 理表示:“现在市场销售的多数商品都是针对女性和儿童的,男士商品相对少。而且从往年销售情况看,父亲节并不能像其他节日那样拉动消费,所以很多商家都不 愿意在这个节日上投入太多。”

在街头,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不少受访者表示没有过父亲节的习惯,也不太清楚父亲节具体是哪一天。“父亲节没有做大型的活动,我们每个周末都有活动,父亲节刚好是在星期天,我们商场就附带着推出了一些小活动,如为爱点赞送礼等。”恩广百货企划部经理吴先生说。

面对如此遇冷的父亲节,某品牌商家分析,从消费者心理角度来看,女性如果在节日没有收到礼物会有情绪反馈,这“逼迫”着她们的老公或者儿女“表示”一下。而多数父亲并不介意节日是否收到礼物,所以对市场消费的拉动较低。

感恩的心意最重要

不过,也有市民说自己会送礼物给父亲。“原来我也觉得不用送,可去年我送了老爸一套男士护肤用品,虽然他当时没说什么,可后来我妈说爸爸每天都在用,还常常念叨着说很好用。”市民小雨说,正因为如此,她决定今年继续给老爸送礼物。

记得给爸爸过节的,大都是一些年轻的在校学生。享买乐舞阳超市内一家出售日用小百货的商家告诉记者,每年父亲节前,都会有不少10多岁的在校学生来购买剃须刀和打火机送给父亲。

记者采访一些爸爸时,他们称送不送礼物无所谓,只要孩子记得打个电话回家,多回来看看他们就好。“什么节不节的,别让孩子麻烦了,他们有这份心就好。”市民刘先生说。

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林女士表示,不知道或不记得父亲节并不代表不懂得父爱,也不代表我们不重视,只要有心,每天都可以是父亲节。

父亲节遭遇“爱在心,口难开”的窘境,或许更值得关注。父亲们同样需要关怀,许多子女们自然而然地认为,连自己都不甚了解的父亲节,父亲就更不可能在意 了。其实,许多父亲往往嘴上说无所谓,却难免有些失落。“我觉得子女表达对父亲的情感,除了送送礼物,更重在陪伴,可以给父亲做顿美食,陪陪他聊聊天、散 散步。”市民周女士说。

其实,不论是否记得父亲节,是否会为父亲送去礼物都不重要,只要我们平时能多关心父母,多陪陪他们,更能体现为人子女的感恩的心。

来源:恩施晚报 记者刘静 王萌

(责任编辑 李珊珊)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