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辉映夕阳红

2016-06-17 16:06   恩施日报  

(图片来自网络)

什么是不忘初心,永跟党走?

5月23日至24日,记者随州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部分党员在鹤峰县走马之行中,感悟颇深。

桑榆不言老,辉映夕阳红。在鹤峰县走马镇,这群平均年龄约70岁的老党员用行动诠释。

在走马镇周家峪村七旬老党员张言丰家门口,郁郁山林间,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从2008年起,张言丰带着家人,每天清晨坚持奏国歌、升国旗。

老党员张言丰激动地说:“作为一名党员,退休后本色不能改,我要用行动让周边的群众跟党走,过上好日子不能忘记党。”退休之前,他是走马镇水利服务中心的一名干部。

由于山风较大,每年要用两面国旗。起初,老人的行为遭到了一些人的冷嘲热讽,但他从未动摇。如今,张言丰用一种信念感染了远近乡亲。

在走马镇,像这样的老党员有50多位。除了有对党忠诚的信念,还有一份全神贯注带领乡邻消贫致富的激情。

为什么选择回到走马寻初心?州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在走马工作过,也是在那里入党的,那里的老干部就是宝贵的财富和资源,他们沐浴党委、政府的关怀,积极发挥个人特长,为家乡发展积极奔走,这些对我教育很深、影响很大。”

官仓村的李玉政老人,2001年,退休回老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村里饮水难。他多次和村民上山找水源,多方争取资金,全村500多户用上了自来水。

官仓村村民杨万琦说:“他就是个热心人,在他的带动下经济搞活了。”

走进屋后的笔架山,听着关于将军岩的传说,山路崎岖,不乏村民上山,这让他有了把将军岩打造成旅游景点的愿望。

李玉政说:“以前到将军岩没有路,老百姓下雨上山还存在危险。”

10多年间,李玉政几乎每天都要攀登崎岖山路,全程参与将军岩景区的设计规划、安全施工等。在他的带领下,半山腰建起了休息亭,完善了安保设施等工程。现在,将军岩成为一道景观,每天去玩的游客还不少。

登上将军岩,李玉政说:“这里离木耳山只有20分钟车程,可一线串珠打造旅游。”

李玉政除了忙活将军岩旅游开发,他还联合几个老党员,发展油茶基地、养蜂产业、葛仙米种植等产业。

在李玉政倡导下,老干部金泽福成为走马镇养蜂协会的领头羊,发展会员500多户,通过“协会+农户”的方式带动周边地区几千户养殖蜜蜂,原生态蜂蜜吸引外地客商前来抢购,仅养蜂产业可为当地群众增收2000万元以上。

在相关部门支持下,金泽福组织养蜂能手和本地专家编写了养蜂技术培训教材,每年举办几次养蜂技术培训会和学术研讨会,吸引了周边县市及外省专家和养蜂户前来。

同样,在老干部黄宏业带领下,先后到江西、湖南等地考察,成立黄金岭油茶专业种植合作社,引导九洞、梅坪、杜家等村的村民积极种植。目前,近万亩油茶已开花挂果,为群众又开辟了一条致富路。黄宏业算了一笔账:“按120元每公斤保守计算,1亩可得3000元。”

在走马镇,还有个叫周华堂的老干部虽已过世,但至今当地人还称赞不已。

24日下午,一行人来到周华堂的老家,眼前一间陈旧的木屋让人感慨。

据周华堂的女婿介绍,周华堂生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身体越来越不行了,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把葛仙米产业搞起来。”

葛仙米是走马镇一大特色资源。为保护和利用这一资源,周华堂曾担起重任。

一开始,他决定带动李桥、阳河等村的村民种植葛仙米。但村民都不敢种。他就把村民一一请来讲技术。现在,李桥、阳河一带葛仙米的种植每年可为农民增收几百万元。

“多亏了当年周书记的指导,我们家去年种葛仙米20多亩,可收入10多万元。”阳河村村民代太珍充满感激地说。

周华堂的女婿说:“岳父生前是个很有原则的人,病床上的他不忘交最后一次党费。”

登上将军岩,极目眺望,一道落日晚霞,如老党员的风采,映红了走马。

来源:恩施日报(记者 冉运芳 通讯员 舒 曼)

(责任编辑 朱晓涵)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