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摘自鲁迅先生《这也是生活》。
他们活得怎么样?
一家4口,全是智障。这种家庭将是怎样的生活状况?
龙坪乡集镇离建始县城60多公里,山高路远,后湾村1组离集镇10多公里,羊肠路,深山里。对城里人来说,那里,便是无穷的远方……
51岁的田忠武一家,就居住在这个“穷远方”。
旧房
新居
妻子与已经19岁和9岁的两个儿子,2个重度智障1个中度智障,加上田忠武本人先天性口吃,鼻子有缺陷还轻度智障。
无庸置疑,这是一个特殊的贫困家庭。
如果你的思绪信马由缰,想象这一家生活的日常。
破败的房屋,哀愁的面容,荒芜的责任田,饥一顿饱一顿,仅仅只是活着而已。不用说养殖和种植,大概就靠低保补贴买些大米裹腹罢了,更不用说修新房子。
错。
明白“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你就知道真相。
让人”头痛”的帮扶对象
那么,不得不先说一下这家的帮扶干部,龙坪乡国土资源所的黄春雷。
田忠武一家是黄春雷的帮扶对象。
在分配帮扶贫困户对象时,乡扶贫办的负责人给黄春雷打“预防针”,有一家的帮扶任务比较重,难度比较大。
格外好难嘛。
思绪一闪,黄春雷欣然接受。
第一次到田忠武家,是龙坪乡村书记带着的。主要是摸底,填一些表表册册。
走进一栋老得不能再老、破得不能再破的木房子,只见屋里横七竖八摆着些柴火,几件旧家俱少说也有四五十年历史。田忠武的妻子身边站着两个比母亲个头还高的儿子,他们拉着母亲的衣角,娘仨傻傻地愣着,问什么不是摇头就是傻笑。
口吃的田忠武,除吐字不清外,还颠三倒四。
比比画画加上村书记的“翻译”,才勉强摸清了家底。责任田4.5亩,山林23亩,种植和养殖都是空白。全家靠每人每月60元的低保生活。
如何帮扶,如何让这一家2017年脱贫?
黄春雷想起头都是大的,转念一想,既然承担帮扶责任,总要做些事。
当个“家长”不容易
今年5月,黄春雷自己驾车,把田忠武一家带到恩施,为他们办理残疾证,承担车费、生活费事小。瞧这一家子,下车后,东一走西一看,黄春雷是拉了这个拉那个,喊不听,说不懂,掉一个怎么得了。只有一个一个拉着。办完证件,黄春雷浑身湿透,还好,一家子完璧归赵。
这种特殊的家庭,精准扶贫的惠民政策,是不用宣传的,他们根本听不明白。当这个“家长”有诸多的不容易。
与村书记一商量,有关脱贫事宜,干脆一律由黄春雷“包办”。
金融贷款,包担保;发展魔芋,包购种;养牛,包联系;易地搬迁,包找建筑工人,包赊材料,包监督质量,新宅基地暂无水,黄春雷个人拿出500多元购水管……
国庆之后,田忠武一家就将住进100平方的易地扶贫安置房。养的一头牛长得很健壮,魔芋也丰收在望。根据县里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奖补政策,一头牛奖励3000元,1亩魔芋奖励500元,加之一家人办理了残疾证,全家增加护理费近5000元。这一算,脱贫了!
就是这样一个特殊家庭,今年却是喜事连连。
脱贫有望的田忠武,不久前在老房里端端正正挂了张习主席的像,一家人不时聚在像前傻呵呵地笑。
按田忠武一家的发展势头,2017年必将随村里其他贫困户一样,在脱贫攻坚战中甩掉穷帽。那时,后湾村便成了另一个无“穷”的远方。
来源:中国建始网 特约记者 申万萍
(责任编辑:杨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