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9月23日在出席2016年城商行年会时指出,21年发展历程中,城商行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改善公司治理和加强内部控制等多方面深化改革转型,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同时也要正视到,城商行依旧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外借助力、内挖潜力、保持定力,不忘初心,坚守定位,加快改革转型步伐,争取科学发展的新突破。
在当天的会议上,尚福林首先肯定了城商行坚守特色化发展市场定位,指出其不忘“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创立初心,总体上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问题银行到城市名片的蜕变。
尚福林指出,目前来看,城商行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一些城商行通过差异化服务推进特色发展,通过多种平台抱团合作推进共享发展,通过治理改革精细管理推进稳健发展,已经成长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化品牌银行。此外,城商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也不断提高。值得肯定的是,当前,民营银行常态化设立平稳推进,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资产总额已突破1000亿元,业务发展较为稳健,错位竞争优势逐渐显现。
不过,尚福林也强调,一些城商行在发展模式转型、服务实体经济、改进公司治理、加强风险防控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在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方面还有一定努力空间,对一些新业务的风险认识还存在不足,案件防控的压力还比较大。
对此,尚福林表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切实有效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务实创新做好补短板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要求城商行外借助力、内挖潜力、保持定力,不忘初心,坚守定位,加快改革转型步伐,争取科学发展的新突破。
“重点是,城商行要不忘服务地方经济的初心,甘做服务本省、本市、本地的本土银行;不忘深耕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服务社区居民的初心,甘做小而美的精品银行;不忘差异化经营、专业化发展的初心,做错位竞争的特色银行,找到适合自身比较优势的业务发展空间,助推拓宽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尚福林说道。
为推动城商行顺利实现上述目标,尚福林提出,首先,城商行要加快发展战略重点转型,甘做本地特色银行,更好服务当地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加快发展理念转向,尽快摒弃“规模求大、地域求广、业务求全”的发展情结,坚守做精做优做强的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禀赋特点,改进发展方式,优化发展重点,在金融服务的供给侧上做好文章;另一方面,要加快业务模式转型。
其次,城商行需加快公司治理转型,打造精细管理品牌银行,更好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一方面,以提高公司治理科学化水平为目标,持续完善城商行现代化治理体系;另一方面,以大幅提高内控管理精细化水平为目标,持续提升内控执行力,大力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尚福林特别指出,近年来,商业银行不仅高风险业务压力增大,而且票据、保函、账户等低风险业务也案件频发。究其原因,有的源于内控制度不够密实,但更多的是由于制度执行不力、监督不到位。追本溯源,有的对内控管理的特殊价值认识不足,认为内控管理增加经营成本、制约创新发展;有的对内控管理的压力传导不够,导致内控制度仅仅挂在墙上、留在纸上,没有入脑入心。“对此,城商行一定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内控优先’意识,确保内控建设与业务发展同步,与监管政策同向,严防业务创新‘埋雷’,严禁经营管理‘踩线’。要注重内控文化建设,使员工都有严格遵守业务制度的自觉性。内部案件的产生和内部文化建设、教育有很大关系。”尚福林称。
再次,城商行应通过加强各类风险的监测评估与预判预警,提高风险抵补能力,及早处置风险,强化责任落实和追责问责等方式,加快风险防控体制机制转型,建设长期稳健、值得信赖的银行,更好坚守风险底线。
最后,尚福林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银行业的独特优势,是我国商业银行提高现代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城商行要坚持党建引领方向,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动从严治党与公司治理良性互动。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吴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