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咸丰县黄金洞乡五谷坪村三眼洞小组,易继红家像整酒一般热闹。
"今天是谷站长组织的第六次'蜂会'!6年了,每年一次,每次都这么热闹。"易继红说。
易继红口中说的谷站长,是咸丰县广播电视局退休的副局长谷中和,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在黄金洞广播站当过多年站长,在任时因走出"以广播养广播"的新路子,曾被国家广电部授予全国广播电视系统优秀工作者称号,"退休后不养广播了,却迷上了养蜜蜂"。随行的黄金洞乡政府退休干部梁绍轩介绍说,"堪称'两学一做'的典范"。
易继红的家是一栋两层楼的木房,院坝边、阶沿上、二楼走廊,还有附属的砖房楼顶,到处都放有蜂桶(箱),圆的方的,大小不一,少说也有二三十桶。
蜜蜂在蜂桶边飞进飞出,密密麻麻,嗡嗡直响,几十号人在蜂桶边来回走动,人不怕蜂子蛰,蜂子也不受人的干扰。
"这一桶怕有二三十斤蜂糖呢!"一位中年蜂友索性空手将一只蜂桶抱起,掂量蜂蜜的产量,"我们都和蜂子打了多年交道,是老朋友了。"
"谷站长私人出钱,供吃供喝,请我们来学技术,再忙也要来。"咸丰县黄金洞乡金洞司村大坪上小组姚碧云带着孙女参加"蜂会",她的五六桶蜜蜂最近有点"精神不振",正想请谷站长支招。
" 蜜蜂最怕农药,我们多养蜂,就会自觉减少施用农药;蜜蜂最喜鲜花,我们要养好蜜蜂,就得主动栽花种树,这对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建设生态家园都有好处。" 谷中和把这次"蜂会"的主题定为养殖和繁殖,"养殖就是为了取糖,讲求产量和质量;繁殖是为了扩大规模,扩大再生产。"
心想事成、生态平衡、顺其自然、便于看管、适时饲喂、预防疾病、适当取蜜。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谷中和老人用七个关键词分享自己的养蜂心得,还不时走近蜂桶对蜂友面对面传授养蜂的技巧。
"养蜂是个胆大心细的活路,要学会观察,不懂就问。"利川市毛坝乡蜂友冉贞元说,他从2012年开始养蜂,现在达到110桶,全依靠谷站长点拨。
黄金洞街上的潘明珍从2011年的第一次"蜂会"到今年的第六次,一次都没有落下。"去年,大家都把自家的蜂糖带到会上,相互品评,看谁的蜂蜜质量好,再分析出哪些地方、哪些花更适合养蜜蜂,很有意思。"
" 我们都是养蜂人,要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不能掺杂使假,把我们富硒土蜂蜜的牌子砸了。"来自美丽乡村麻柳溪的梁先国和王学兵发表感慨,随着乡村旅游的日渐兴旺,土蜂蜜供不应求,每次听到游客问"是不是真蜂蜜哟"他们就心烦。他俩建议谷站长牵头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社,不只管技术,还管销售,打出自己的品牌。
说是"蜂会",其实是一位退休党员对养蜂事业的一份痴迷,对劳动人民的无私关爱。有着35年党龄的谷中和老人既出钱又出力,还一家一户上门指导,所有费用全从工资中列支,不向参会人员收取一分钱。梁绍轩介绍说。
"我不图名,也不图利,只想让大家聚在一起,总结哈经验,交流哈心得,少走点弯路,多得点效益。"谷中和老人说,恩施地区生态好,适合蜜蜂养殖,而且蜂蜜价格不菲,对精准扶贫也有帮助。
来源:咸丰新闻网 记者 李维君 通讯员 杨俊
(责任编辑:杨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