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高学历、高品位成为新时期恩施“硒姑娘”的特质。
(记者 田代明 摄)
恩施硒茶茶艺表演。
(记者 田代明 摄)
恩施硒专家彭祚全创作的章回体小说《神秘硒都——渔塘坝的稀奇事》。
白公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世界硒都》。
1817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发现了一种神秘元素,并给这种新元素命名为“月亮女神”(Selene),意为“生命守护神”。一个与人类健康相伴的“月亮女神”微笑着降临人间。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和“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两大世界级资源。
回溯历史,人类发现和认知硒的过程曲折多变。时间漫长,历程坎坷,无数生命和青春为之倾付,“月亮女神”的神秘面纱逐步褪去,硒作为“生命火种”“抗癌之王”“护肝卫士”,已成为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硒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元素,一旦为人类认知和熟悉,与人的生产生活生命相关联,就顺理成章地戴上了文化的标签。无论是硒与人体的密不可分,还是它的神秘身世,都仿佛一部厚重的书。
“文化是自然的唯一目的”,硒的前世今生及无限希望,必将被人类流传和铭记。
硒与 “月亮女神”
1817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西北法龙镇一家硫酸工厂,工人在制造硫酸过程中,发现用来制作硫酸的铅室底部总凝结有一种红色粉末状物质,而这里使用的原料其实主要是含硫磺的黄铁矿。
揭秘任务落到了瑞典的化学家贝采利乌斯身上。通过仔细研究,他发现这些红色粉末状物质是一种性质与碲相似的新元素,这是此前科学界没有发现的。
这让化学家兴奋不已!一个月夜,在再次确定自己的研究成果后,贝采利乌斯仰望苍穹,只见一轮满月冷清高悬,月华如水倾泻人间。他想到要为自己发现的这种新元素命名。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这就是自己的一个孩子,一个新的生命。
按照与这种新元素性质相似的碲的命名(Te,Tellurium的缩写,意为地球之意),贝采尼乌斯把这种新元素命名为举头看到的月亮,且使用月亮女神的名字(Selene,赛勒涅),命名为“硒”,元素符号为“Se”。
不知是否巧合,硒的元素符号“Se”和后来发现的“世界第一高硒区”“世界硒都”中国恩施的英文缩写“Es”字母完全相同,只是顺序相反。是科学家的灵感所致,还是上天的刻意安排?这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来源:恩施日报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