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湖北省利川市腾龙洞景区举办的国际迷笛音乐节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大批游客,住在南坪乡丽森民宿度假的重庆游客一家三口意外地观看了这场音乐盛会,他笑称,白天参加音乐节,晚上在土家吊脚楼赏月品茶,别有一番风味。像张先生这样在利川度假休闲的游客越来越多,其中,近一年来利川蓬勃发展的特色民宿功不可没。在暑期和节假日,该市白鹊山民宿、南坪乡白虎寨和营上村丽森甚至呈现“一房难求”的火热。
“利川有独特的气候,良好的生态,浓郁的民俗,完全可以让这些好资源成为群众致富的好路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常委、利川市委书记沙玉山提出的“建 民宿、卖乡愁”的金点子,让利川的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2015年下半年,利川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十村百企万户”乡村民宿旅游工程, 不到一年时间就让利川市尝到了民宿旅游带来的甜头。
利川的民宿旅游元年
“世界那么热,我想去利川”,今年6月,利川建市30周年。微博大V方青松走进利川后发一条微博感受,点击率达800多万;5月以来,利川在武汉100多个社区推介避暑游、养生休闲游,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这里的房间在携程网上标价达到600元一间,还很难订到。”利川市旅游局局长赵龙介绍,这栋被称作“转角彩楼”的挂满布质彩色灯笼的二层土家木楼,是南 坪乡丽森农庄众多民宿中的一栋。这些原本快要倒塌的土家居民房经过加固、改造、扩容,以及全方位的内部装修,焕然一新,能“躺在床上晒太阳,观夜空,看星 星。”成为火炉武汉、重庆等地“候鸟”市民夏季避暑的家,有的一家人一住就是两个月。
利川地处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武陵山区腹地,是著名的民歌《龙船调》的诞生地,生态环境良好,盛夏时平均气温也只有23.2度。近年来,利川旅游大打 “龙船调的故乡”“中部凉城”品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然而,面对不断增多的“候鸟”游客,如何让游客来了能留下来,住得下,让广大老百姓受益?利川市 委、市政府决定将发展乡村民宿作为突破口。
2015年下半年,利川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十村百企万户”乡村民宿旅游工程,政府主导做好规划和标准,完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政府的推动,加上一 系列奖补政策吸引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群众积极参与民房改造。不到一年时间,利川市各乡镇已建成11个民宿旅游基地,全市共改造民宿993户,房间5697 间,添置床位9785张。今年5—8月,全市民宿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收入3.9亿元。利川市称2016年为“民宿旅游元年”。
确保民宿经营规范有序
湖北省昌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隆公司)是白鹊山村引进的民宿运营市场主体,该公司负责人谢国贵也曾是在外打工多年返乡的创业青年。2015 年,他抓住利川市政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创立了昌隆公司,公司通过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和旧房改造协议,促进了白鹊山民宿蓬勃发展。白鹊山村犹如一个世外桃源,格桑花开得正艳,各个品种的菜园、果园分布在道路两旁,“QQ农场真实版,到地里去撒欢”的广告牌向过往游客发出邀请。
整洁而宽阔的沥青路面,青石台阶铺到家门口,花草繁茂的庭院,修葺一新的房间,软和的被褥、干净的马桶……这是利川东城白鹊山58岁的高庭中和儿女们的家,如今也是游客的家。离家打工十余年,原本断壁残垣的危房,经政府补贴和湖北昌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改造,如今已是白鹊山30多户民宿中的一户。告别了常年外出打工的日子,在家里种好菜园果园,做好农家饭接待游客,收入还比以前打工时翻一番。
位于318国道旁的利川东城办事处,将未纳入城市规划的7个村纳入民宿旅游发展范围,并邀请武汉大学专家编制了乡村旅游发展整体规划。该处目前像高庭中这样有意参与民宿改造经营的农户共有500多户,其中30余户已改造完成,并在今年夏天迎来了第一批客人。
利川这些民宿,很多是由居民的传统的土家木质吊脚楼改造而来,黑瓦木墙、木质楼梯、木格的窗户、木地板木床木衣柜……处处是原生态的味道。很多房间是里外两间的套房,卧室和休息室以木格花屏风和经纱隔开,形成两两相对独立的空间,温馨而宁静。
利川市副市长李好文说:“目前全国的民宿尚无统一标准,甚至很多地方没有标准。为确保我市民宿发展不走弯路、彰显特色,我们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外地民宿发展的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利川的实际,出台了《利川民宿基本标准》,共计8个方面、42条。特别是其中的绿色标准、文化标准、农事体验标准和卫生 标准是区别普通民宿和精品民宿的重要指标。下一步,我们将依据标准,对全市近千户民宿评星定级,确保民宿经营规范有序。”
举全市之力突破发展
为发展民宿,利川市专门成立了乡村民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民宿的建设、督办和验收;出台了民宿建设标准、民宿旅游实施方案。对于自愿参与民宿改造的,政府对农民给予40%的房屋改造资金,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各项改建补贴上浮20%,并按每户1万元的标准,给予基础设施配套补助。据统计,政府近亿元的补贴,带动了市场主体和社会资金3.6亿元用于发展民宿。
“民宿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助推民宿旅游是公司总体发展思路。”谢国贵说,“如果只有住宿设施,游客很难长住,必须要有看点,有体验,有休闲氛围,有文化吸引,才能使民宿更具吸引力,才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根据与昌隆签订的土地流转和旧房改造协议,公司流转村民耕地共1500多亩,每亩耕地每年补贴农户350元,并按5%每年递增;村民房子由昌隆公司统一改造后经营,户主参与经营,前4年,双方按3:7的比例进行纯利润分配,2021年后续按5:5分配。
赵龙介绍,不光是现金补贴,对村民而言,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民宿带动、订单农业和村集体经济的帮带等都为当地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有了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指导,特别是看到不少改造后的民宿生意兴隆,越来越多的村民们都参与到民宿改造和经营的队伍中。
为让民宿旅游一开始就沿着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利川市按照“公司+民宿协会+经营户”的运作模式,由市龙船调旅游发展公司负责全市民宿的管理工作,对全市民宿实行“统一宣传、统一接团、统一标准、统一定价”,创立了“种养+特色产品+就业”的带动脱贫模式。据统计,利川民宿旅游直接创造就业岗位3000多个,间接带动1万多农民就业,并有效促进了全市种植、养殖和服务业的发展。民宿,在短短的一年内,已成为利川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
“利川将乡村民宿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举全市之力突破发展,扶贫带动效果明显,让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就是一种很好旅游发展模式。”湖北省旅游委主任钱远坤说。
来源: 中国旅游报 曹巧红 报道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