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拍摄的鄂渝边区“民族团结进步”路。
这条位于鄂渝边界的公路,上邻二仙岩湿地保护区,下接小南海地震遗址公园,全长7.5公里,以坡陡、路窄、弯急著称。
公路由湖北出地、重庆出钱共同修建,黔江人在山上租用咸丰的土地种植烤烟等作物,是鄂渝边区民族团结进步的见证。
这条公路从山脚到山顶垂直高度约500米,其中约有3公里“悬挂”在两山之间的斜坡上,每隔几十米就是一个急弯,远观像一条蛟龙,每逢雨雾天气,自然呈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景象。
来源:咸丰新闻网 记者 李维君 摄
(责任编辑:杨晅)
9月17日拍摄的鄂渝边区“民族团结进步”路。
这条位于鄂渝边界的公路,上邻二仙岩湿地保护区,下接小南海地震遗址公园,全长7.5公里,以坡陡、路窄、弯急著称。
公路由湖北出地、重庆出钱共同修建,黔江人在山上租用咸丰的土地种植烤烟等作物,是鄂渝边区民族团结进步的见证。
这条公路从山脚到山顶垂直高度约500米,其中约有3公里“悬挂”在两山之间的斜坡上,每隔几十米就是一个急弯,远观像一条蛟龙,每逢雨雾天气,自然呈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景象。
来源:咸丰新闻网 记者 李维君 摄
(责任编辑:杨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