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要让旅游业在精准扶贫、竞进小康的大局中挑重担、唱主角,让人民群众分享到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大力实施景区带动型扶贫。贫困地区往往是旅游资源的富集区,奇山秀水久藏深闺无人识。要坚持以交通条件改善为契机,以建设景区为引擎,充分发挥旅游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建一个景区、富一方经济”目标。
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型扶贫。良好的生态环境、浓厚的民风民俗、古朴的村庄院落,美丽乡村令人向往。要坚持以美丽乡村为发展平台,紧扣游客远离喧 嚣、回归乡村、亲近自然的旅游需求,利用古村寨、民族村寨、特色产业村等特殊资源,将民居、民俗、茶叶、葡萄等规划打造成特色景观带和体验带,围绕乡村旅 游配套发展星级农家乐,加速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扮靓一批村庄、改善一方民生”的目标。
大力实施养生度假型扶贫。充分利用良好的高山气候环境和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养生度假旅游业,让四海游客来恩施吸氧洗肺、养生度假,催生旅游地产、乡村度假型酒店、农贸等配套产业,拉动村民致富增收,实现“建设一个旅游度假区、发展一方产业”的目标。
大力实施创业就业型扶贫。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带动功能强、吸纳就业能力强、就业门槛相对较低的优势,以建设旅游综合体为平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吸纳就业,促进贫困人口就地转移致富,实现“搭建一个平台、成就一方百姓”的目标。
大力实施产业融合型扶贫。旅游业具有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要坚持发挥旅游产业的融合功能,推进“农旅互动、工旅互通、商旅互赢、文旅互融”,拉长延伸旅游产业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
来源:恩施新闻联播
(责任编辑 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