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歌圩传情谊 鄂桂同心谱新篇——恩施建始赴广西宜州开展“黄四姐牵手刘三姐”旅游促“三交”活动纪实

2025-07-03 16:39  

歌海宜州,山水相邀,“四姐”踏歌而来,寻梦三姐故里。6月27日至30日,建始县代表团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参加第十五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活动,通过青少年交流、经贸合作、文化展演,奏响了一曲民族团结、经济共荣、文化互鉴的华彩乐章。从鄂桂少年的结对联谊到特色产品的展销火爆,从非遗歌舞的碰撞到红色教育的共鸣,鄂桂两地的情谊在六月骄阳下愈发炽热,一幅“石榴花开长相依”的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展。

民族同心育新苗 携手共筑中国梦

六月的宜州,木棉似火,绣球飘香。6月27日,建始县官店镇民族小学的16名师生跨越山水,与广西宜州区第一小学的孩子们以“结对子”仪式拉开交流序幕。土家族少年身着西兰卡普织锦服饰,壮乡孩童佩戴五彩绣球,双方互赠礼物——建始的织锦挂件与宜州的丝线绣球在掌心交汇,羞涩的笑容里藏着对彼此文化的好奇与尊重。

“没想到广西小朋友的绣球这么精美,每一根丝线都像彩虹一样!”官店镇民族小学的杨俊熙捧着手工绣球爱不释手,“很高兴收到宜州小朋友给我们送的礼物,也希望他们能喜欢我们的西兰卡普饰品。”

联谊汇演中,两地少年各展风采:建始的花鼓灯红绸翻飞,土家摆手舞刚劲豪迈;宜州的刘三姐歌谣婉转如溪,绣球舞轻盈曼妙,彩调戏童趣盎然。舞台下,孩子们互相学习舞蹈动作,土家少年教壮乡伙伴跳摆手舞,宜州孩子则示范绣球抛接技巧,欢声笑语中,文化的种子悄然生根。

交流活动延伸至红色教育。在怀远古镇和粤东会馆,师生们同唱红色歌曲、共讲英雄故事。建始学生隗雅婷动情地说:“广西和湖北都有那么多感人的革命历史,我们要一起传承这份精神!”这场跨越千里的“少年之约”,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更在他们心中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

山货出山拓新路 产业协作谋共赢

当文化的桥梁架起,经济的车轮也随之加速转动。6月30日,宜州区会展中心人头攒动,“建宜携手促发展 民族团结共繁荣”特色产品展销会火热开幕。

建始县食达好农产品工贸有限公司、湖北德溢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智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北腾胜饮料有限公司等企业携富硒土豆、高山茶叶、生态腊肉、特色饮品等名特优新产品亮相宜州展销会。展位前,不少当地市民驻足品尝、咨询购买,建始企业的优质产品受到广泛好评。

“建始腊肉咸香醇厚,和宜州的打油茶直是绝配!”河池市民韦懿桢的赞叹道出了两地风味碰撞的奇妙。展销会上食达好公司的腊肉、德溢民公司的“跑步鸡”成为“爆款”。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销,让广西的朋友们了解建始的优质农产品,同时也希望能与宜州的企业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建始县食达好公司负责人表示。

线下展销如火如荼,线上直播同样火爆。“广西的香水柠檬有它独特的香味,清新扑鼻。”6月29日,湖北德溢民公司负责人秦娥来到宜州区德胜镇万亩香水柠檬种植基地,化身“带货主播”推介当地好物。直播间里,主播们详细介绍“建宜”两地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生态种植方式以及背后的民族文化故事,吸引众多网友下单。

据悉,2天直播共售出价值41万元左右的两地特产,其中宜州蚕丝系列产品备受追捧,卖出10多万元。

建始优秀直播达人跨越地域界限,化身好物推荐官,通过镜头全方位展示建始和宜州两地特色产品,以专业与热情,架起建始宜州产销桥梁,用流量赋能发展,携手推动建始宜州优质产品“出圈”。这场经贸盛会,不仅让“山货出山”打开新市场,更为民族地区产业协作提供了“建宜样本”。

歌飞千里情更浓 锦绣华章共织就

文化的魅力,总在碰撞中焕发新生。6月29日晚,宜州龙江北岸宴会中心华灯璀璨,“锦绣丝路 华彩霓裳”丝绸服装设计大赛总决赛上,建始代表团以一场“文旅融合秀”惊艳全场。《黄四姐》的原生态唱腔一响起,便赢得满堂喝彩;随后的民族服饰走秀中,土家阿哥阿妹手持“地心谷”“长岭岗”等文旅展牌,将土家风情与山水胜景同步推介。

“原来湖北还有这么美的地方!”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

次日,九街十八巷的青石板路上,一串高亢嘹亮的建始山歌骤然而起,建始“黄四姐”与“货郎哥”身着绚丽的土家族服饰,以原生态唱腔将经典民歌《黄四姐》洒满古巷。歌声未落,巷尾传来清泉般的桂柳方言回应:“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合、那边合——”广西“刘三姐”与“阿牛哥”踏歌而来,《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悠扬旋律如龙江春水般流淌而出。

“跨省歌圩”亮点纷呈,建始“黄四姐”与宜州“刘三姐”以歌会友,《六口茶》对《藤缠树》,《幺妹住在十三寨》应《只有山歌敬亲人》,土家歌谣的炽烈与壮乡山歌的婉转交织成和谐乐章。游客们驻足围观,有人跟着节奏跺脚,有人轻声合唱,一位白发老人感慨:“我活了70岁,头一回见湖北和广西的山歌‘打擂台’,真是开眼界!”

对歌间隙,文化推介同样精彩。建始“黄四姐”形象大使捧出富硒茶邀客,广西“刘三姐”则递来绣球:“下次歌圩,咱们清江边上见!”这种“以歌引客、以文促旅”的创新形式,让两地文旅资源实现“双向奔赴”。

从青少年手拉手的纯真约定,到企业面对面的务实合作,再到文化心连心的深度交融,“黄四姐”千里探亲“刘三姐”,书写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正如那首回荡在九街十八巷的《山歌好比春江水》,鄂桂两地的情谊必将似清江与龙江般奔流不息,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沃土上,孕育出更多“石榴花开”的动人故事。未来,两地还将深化教育协作、产业联动、文旅互通,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多民族地区的蓬勃力量!

(来源:云上恩施 建始通联记者 侯康 颜龙 通讯员 张鹤林 黄秀娟 一审:谷和庆 二审:黄頔芳  三审:孙跃)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