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白布,嗨哟!四两麻呀,嗬嗨!脚蹬石头,嗬嗨,手刨沙呀,嗨着,光着身子,嗨哟,往上爬哟,嗨着着……”巴东县神农溪雄奇险秀的峡谷里,声声高亢激昂的纤夫号子回荡在山崖。神农溪上的纤夫们背负的不仅仅是一根纤绳,更是一个民族厚重的文化和历史。
伙计,撑住
在地处三峡腹地的巴东,纤夫的别称叫船工,船工又叫船脚。在小河小溪里,又俗称为驾长或老大、桡夫子。纤夫,最看重他们的缆绳。这些缆绳被纤夫们叫做“纤缆”,要取山间最好的竹子,请手艺最好的篾匠,精细地划出竹青,然后将柔韧纤薄的竹青编成粗细不一的纤缆。做好了的纤缆要放在烧得滚开的硫黄水锅中煮。煮过的纤缆不仅坚韧不会被虫蛀,而且入水光滑出水不沾水。船过激流险滩时,纤缆的一头系在船上的桅杆根部,另一头则由领纤的拉到岸上。纤夫们是不能赤手去拽纤缆的,一是那样根本用不上劲,二是用手拽不过一个滩,双手就会鲜血淋漓。因此,每一个纤夫都有手工缝制的“扯扯儿帕子”(即拉纤的搭肩)。纤夫们简称“扯扯儿帕子”为“扯扯儿”,一律用上好的“白官布”制作。搭在肩上的部分不能有任何装饰,否则拉纤时哪怕一个细小的线头,都会让纤夫的肩膀磨破流血。
兄弟,砸了这碗酒
船到滩头,领纤的一路如风一般旋去,纤夫们没有一个敢怠慢,都会一边以极快的速度奔跑,一边迅捷地把扯扯儿另一端麻绳上的竹板扣子扣到纤缆上。顷刻间,纤夫的腰就变成了一轮满弓,而纤缆就如弦上的箭。险滩喧哗着,猛烈地撞击柏木船的船头,激起高高的水浪。纤夫们在陡峭的山岸上毫无选择地把手指抠进岩缝中,作为生命的抓手,赤着的脚则尽量寻找带刺或者坚硬的荆棘,作为抗争的支点。没有一个人偷奸耍滑,没有一个人心有旁骛,苍凉无情的崖石上,只有汗珠碎成了八瓣,只有纤夫从胸腔中挤压而出的“嘿佐”声如闷雷滚过……有时候,滩水十分险恶,不肯作丝毫妥协,十几或者二十几名纤夫就以某种近乎凝固的姿态,把险滩上轻则十几吨重则几十吨乃至百余吨的柏木船拴在自己的肩头,进行最悲壮的僵持。这些纤夫中,只要有一个人自私地胆怯,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闪念,就可能酿成不可思议的惨祸:溃滩的船会在几秒钟内把所有的纤夫从悬崖峭壁上拽下来,纤夫们不是被摔死,就是被拖入水中死不见尸。
嘴里咬着的是希望
巴东纤夫文化就这样在恶风猛浪中,花一样豪情绽放。一代代传唱下来的纤夫号子,就像一扇历史的窗户,透过它,可以看见古往今来人们的生活。从前,无论是在波涛汹涌的长江,还是在清幽秀美的神农溪,都没有机械动力装置,纤夫们就把喊纤夫号子当作约定俗成的号令,将旅客和货物从旅程的一头拉到另一头。
祭拜河神
当年笔者见到被称作三峡纤夫“活化石”的老船工谭邦武时,只见老人满脸的皱纹如岩上纤痕,满手糙茧像一把铁锉,但说起话来声气仍很亮堂。他说纤夫号子都是自己编的词,现编现唱,走到哪里唱哪里,看见什么唱什么,主要是指点水路,协调步子。固定的歌词少,大多数号子都是劳动的呼喊。唱法上是当驾长的领头,纤夫跟着和,唱起来惊天动地。神农溪流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有纤夫拉纤喊号的河流,神农纤夫和纤夫号子这一自然与人文相映成趣的景观吸引了千万中外游客,已成为巴东乃至三峡旅游产业的一大品牌。
斩浪前行
作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之一的“长江峡江号子”,虽然已逐步淡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但巴东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却踏上了时代新征程。不仅出台了《巴东县关于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计划》,还多方争取资金,建成长江峡江号子专题展陈大厅和传承基地。同时,主管部门以不定期开展峡江号子专题培训、组织传承人群开展“六进”活动和参加大型交流展演活动等方式,吸引新人年轻人关注,让峡江号子重新走进大众视野。
2020年,巴东“长江峡江号子”传承人受邀参加黑龙江卫视《一起传承吧》节目,广受盛赞。在抢救、保护和传承峡江纤夫号子的基础上,还创作了一批反映纤夫的文艺作品,并搬上舞台。如歌曲《峡江谣》、《纤夫》,舞蹈《溪边》,器乐《纤夫叙事曲》等,特别是武汉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演奏家谭军以纤夫号子为素材创作的笙独奏曲《纤夫梦》,在武汉首演后,至今好评如潮。
踏石留痕
巴东的纤夫文化浸润了巴东的山山水水,并使之更为灵动多姿。纤夫号子的叫响与巴东旅游观念的突围仿佛是历史的约定和契合。巴东已连续多年举办了以“壮美三峡、秘境巴东”为主题的长江三峡(巴东)纤夫文化旅游节。节会围绕“弘扬纤夫精神,传承纤夫文化,打造节庆品牌,推介秘境巴东,促进旅游发展”这一宗旨,通过开展富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大力宣传展示推介了巴东文化精品、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深度加强了区域旅游合作与交流,广泛拓展了旅游客源市场,大幅提升了“秘境巴东”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绝壁行走
近年来,在“农旅互动、工旅互通、文旅互融、商旅互赢”理念指引下,巴东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强“秘境巴东”品牌和撬动旅游经济新杠杆,在山水中挺起“绿色崛起”脊梁,从美丽山水中提炼出“美丽经济”。如今,神农溪上的纤夫正在劈波斩浪、勇往直前,五十万巴东儿女也正在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为巴东的发展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