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13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其中来自恩施军分区的陈刚果,和来凤人向跃东获得荣誉。
陈刚果个人简介
陈刚果,男,湖北省安陆市人,2018年8月交流到湖北省恩施军分区任上校处长。先后荣获全军优秀科技人才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总装优秀教材三等奖1项,取得发明专利1项,2019年被湖北省军区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被军委国防动员部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被军委国防动员部评为“矢志强军梦·最美国动人”。
从小立志当兵,大学毕业后扎根戈壁十余载
1977年出生于湖北安陆市的陈刚果,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家中还有一个弟弟。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全靠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1997年,陈刚果揣着东拼西凑的学费,走进武汉理工大学校门。品学兼优的他,很快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真正促使陈刚果选择参军入伍的,是大学时期发生的两件事。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也是这一年,“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苍穹之下,能像老一辈那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那该是何等光荣!”大四那年,陈刚果的父亲因病离世,家庭担子一下变得格外沉重,辅导员和同学们纷纷伸出援手。“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跋山涉水的‘长征’,所有吃过的苦,都会照亮以后的路。认定一件事,只要你觉得有意义,就值得坚持。”辅导员的话,犹如一盏明灯。
2001年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来武汉理工大学招人时,陈刚果想都没想就报了名。同年7月1日,陈刚果揣着向同学借来的400元钱,背上简单的行囊,踏上西行的火车,朝着“东方红”卫星升起的方位,向着梦开始的地方进发。
过程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到达酒泉市后,陈刚果并未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而是分到了更加偏远的驻新疆某部,从事雷达测控工作。从江城武汉到大漠戈壁,陈刚果预判过环境落差,但没有预判知识落差。到部队后,他发现,自己大学期间在机电工程专业积累的知识明显不够用,有时连常见的小型装备技术故障都难以解决。
有人说,热爱是一个人真正的天赋。陈刚果的天赋,也藏在对事业的热爱中。
因为热爱,他如饥似渴“恶补”航天测控和雷达基础知识,3个月啃下6本基础理论书籍。
因为热爱,他很快成长为出色的技术骨干,从副组长、组长一路干到站长。
因为热爱,在某重大试验项目中,为了追踪目标信号,他可以3天3夜不合眼。
因为热爱,他在已宣布调任命令的前一天,折返数十公里,参与重大任务。
陈刚果先后参加200多次重大试验任务,多次参与“神舟”和“天宫”系列对接试验,带领团队攻克10余项重大技术难题,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取得发明专利1项。
对症下药打出“组合拳”,恩施州征兵工作连创佳绩
2018年8月,陈刚果交流到恩施军分区机关任处长。到任后,他得知恩施州的征兵工作连续几年在省里“垫底”。
事不避难。为扭转被动局面,2个多月时间里,陈刚果带领同事翻山越岭,跑了30多个乡镇、50多个行政村,走访300多户村民,与100多位民兵连长恳谈交流,详细了解适龄青年的思想状况、人生理想、入伍意愿等情况。
调查研究后终于找到原因:因为信息闭塞和宣传力度不够,不少家长对征兵政策不是很了解;部分家长对大学生当兵入伍的目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基层人武部对辖区内大学生的底数与入伍意愿掌握不够。
陈刚果对症下药打出“组合拳”:多次上门与州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对接,推动当地军地部门联合出台了系列惠兵政策;加大理想信念宣传,向大学生宣传强国梦强军梦应成为当代青年的人生梦,点燃大学生报名参军激情……
据了解,几年来,恩施州坚决贯彻落实各类拥军优属与惠兵政策,积极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今年上半年征兵季,建始县军地部门联合举行新兵入伍欢送仪式暨为立功军人家庭集中送喜报活动,36名新兵与21名在部队立功受奖军人家属身披绶带出席仪式;来凤县组织预定新兵参观张富清先进事迹展览馆,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恩施市、利川市、咸丰县、鹤峰县等县市组织地方公安和交通部门组成送行车队,联合护送被批准入伍的新兵踏上新征程,极大增强了新兵的荣誉感;全州各县市人武部和退役军人事务局联手,给现役军人家庭送去“军属光荣”门牌……
得益于下苦功夫和笨功夫,恩施州征兵工作连创佳绩。2019年至今,一到征兵季,恩施州就出现了有志青年特别是大学毕业生踊跃报名参军的喜人局面。据介绍,2018年之前,该州咸丰县大路坝区户籍人口700多人的茅坪村,曾连续多年无人报名参军。但自2019年以来,该村每年都有适龄大学毕业生入伍。
主持研发恩施州智能指挥信息系统,被充分应用于湖北省应急应战体系
2022年5月,一场军地联合山地搜救研究性演练在湖北省恩施市展开。由陈刚果主持研发的国防动员智能指挥信息系统在演练中亮相。
从接收无人机侦测回传的图像信息,到识别定位目标、规划救援行动路径、生成救援行动参考方案,用时不到2分钟。
陈刚果介绍,国防动员智能指挥信息系统相当于应战应急体系的“大脑中枢”。
据了解,2019年,陈刚果在主持对恩施州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数据搜集工作时发现,全州拥有大量可以军民通用的车辆、工程机械、物资器材、道路交通与通信设施等人力、物力、财力与信息资源,这些资源分布在各个单位与部门中。
关键时刻,湖北省军区和恩施军地相关部门都给予了陈刚果极大支持。
干了17年航天测控工作的陈刚果开始了新的转型。那段时间,陈刚果言必称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啃下十几本大部头专著、记下30多万字的笔记后,他拿出了系统设计方案。
恩施军分区机关参谋刘华告诉记者,在系统研发的两年多时间里,大家抱成团,每天“白加黑”地干,陈刚果永远是每天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人。大家偶尔聚到一起在军分区院子里散步聊天时,陈刚果仍然是三句话不离“系统”。
陈刚果的妻子董岸莺说,2020年,她从新疆请假来恩施陪陈刚果。那段时间,正是系统攻关的关键时期。因休息太少,陈刚果眼里布满血丝。有一次,陈刚果在家里吃饭吃到一半时,突然起身离开饭桌,跑到办公室里去鼓捣那个系统。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2年10个月研发,2021年9月,恩施州国防动员智能指挥信息系统建成,达到预期目标能力。该系统已先后10多次在森林灭火、防汛救灾、地质灾害救援等应急演练中经受了充分检验,表现良好。
向跃东个人简介
向跃东,湖北来凤人,2013年9月入伍。2019年参加国庆70周年大阅兵,获联勤保障部队阅兵方队嘉奖,荣立三等功1次。2021年在国际军事比赛的汽车能手项目中斩获队长赛第一名,打破赛事记录,被联勤保障部队表彰为“红旗车驾驶员”、“练兵备战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1次。2022年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被中央军委评为“全军‘四有’优秀个人标兵”,被中国共青团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从落选新兵队列会操评比到参加国庆阅兵
刚开始新兵训练时,连队干部宣布将挑选精干人员组建队列示范班,参加新兵营队列会操评比。向跃东一心想参加,却由于体型偏胖,被排除在外。
班长老吴十分清楚向跃东内心的渴望,就替他向连队干部“求情”:“这娃子虽然长得是胖哟,但队列素质还可以撒,能吃苦,连长给个机会喽。”
“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他能瘦下来,我就同意他参加。”连长说。
为了快速燃脂,除正常训练时间外,向跃东每天早晚各加练一个“三公里”,刮风下雨雷打不动。队列训练场上,别人休息,他坚持训练;别人训练,他主动延时长、加配重,穿上班长老吴专门给他制做的“宝贝”砂衣(用矿泉水瓶装满砂子绑在子弹袋上),增加排汗减脂。30分钟的军姿,他硬是要笔挺地站满1个小时,正步踢腿端举咬紧牙关拼命坚持,还在脚面挂上砖头进行训练。晚上收操后,还要在班长的带领下,再进行20分钟无氧训练,100米、400米冲刺,蛙跳带回、鸭子步上7楼……
30天减重30斤,3个月时间跑坏5双胶鞋,最终向跃东成功入选队列示范班,代表连队拿下全营队列会操第一名。
2019年,向跃东(前排左一)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
5年后,向跃东用百倍的信心、千倍的汗水、万倍的努力,如愿站在联勤保障部队方队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走过天安门,光荣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从教案“不合格”到优秀教练班长
入伍刚一年,向跃东因表现突出,被选为预提教练班长,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四会教学法集训”。集训之初,队里便给每人布置了一份作业——编写一份教案。向跃东心想,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把之前学的理论知识复述一遍吗?
但是,他提交的教案被全部评为“不合格”。时任中队长罗云威语气严厉地点评,“教案语言生硬”“方法太少”“没有处置突发情况预案”等字眼,像一个个巴掌狠狠打在向跃东的脸上。
“高标准”三字,从此在向跃东的心里扎下了根。白天,他和战友三人一组互相讨论完善教案,不断寻找最优驾驶方法。拿双边桥来说,至少要找出三种通过方法,才算过关。在操作方式的描述上,方向的操作必须精确到“圈”,打方向的速度必须准确到“秒”,制动距离必须精确到“米”。晚上,为确保教案语言通俗易懂,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他都要反复推敲,直到深夜。
在结业考核时,十几个课目的教案,向跃东全都拿到了A+。
正是靠着这股劲,向跃东先后创新多种教学方法,入伍第二年便成功当选教练班长,成为当时司训大队最年轻的“兵教头”。
在担任教练班长的4年间,向跃东见证了训练场上无数个星辰寥落的凌晨。每天凌晨5点,他就带学兵来站场训练,晚上7点才带队离开。针对考核课目,他逐条拉单列表,从操作要点、课目要求,再到个人方法,每一把方向、每一脚制动所蕴含的技巧,他都毫无保留教给学兵,力求让大家做到最好。
当时,学兵里有一位11年兵龄的老班长,因为接受能力慢影响到学习热情,甚至不愿意与人多交流。当时还是上等兵的向跃东主动找到他唠嗑:“老班长,术业有专攻,您跟我学驾驶,我跟您学做人,咱们互相学习。”唠着唠着就解开了老班长心里的疙瘩。
接着,向跃东一连好几个晚上伏在桌子前,一个课目一个课目地过,帮老班长量身制定专属教案。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结业考核时,向跃东所在的班优秀率位居全大队前列,那名老班长也被评为优秀学兵。
短短4年间,向跃东连续6次被评为优秀教练班长,为部队输送了100多名优秀驾驶员。
从世界冠军到党的二十大代表
,时长00:24
“第一,我们是第一!”
一辆风驰电掣而来的指挥车,迅猛冲过终点线。车刚停稳,驾驶员高举着五星红旗,欢呼着冲向早已在一旁等候的战友,尽情分享着这一刻的成功与喜悦……
当地时间2021年8月25日,在俄军1437初级汽车装甲训练中心,我“汽车能手”项目参赛队夺得队长赛第一名。
当地时间中午1点,最后出场的中方参赛队员、桂林联勤保障中心某团中士向跃东驾驶指挥车停在开始线。挂挡、踩油门……裁判红旗一挥,向跃东一段连贯操作,车辆高速起步,2.2米宽的指挥车,在宽度仅3米的“8”字形路上灵活穿梭。
“射击38环,时长减20秒”“顺利通过重装车走廊式限制路”……对讲机里捷报频传。最终,向跃东以10分39秒的成绩夺得该项目第一名。
向跃东登上国际比武领奖台。
年仅25岁的向跃东,在“国际军事比赛-2021”汽车能手项目中力压群雄,斩获最佳队长桂冠。颁奖台上,接过沉甸甸的奖牌时,一向沉稳的他瞬间热泪盈眶:“我无愧于自己的努力,没有给祖国丢脸。”
向跃东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一年之后,这位“95后”联勤尖兵,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党的二十大代表。
“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在人民大会堂里聆听二十大报告后,习主席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寄语让向跃东倍感振奋,深受鼓舞:“身处伟大时代、肩负伟大使命,青春之绚丽花朵就应该绽放在战位上,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