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宣恩:以清廉文化涵养“画里柚乡”新风正气

2022-12-13 16:09   云上恩施  

近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公布2022年度清廉村居建设省级典型村名单,恩施州共16个,宣恩县李家河镇塘坊村、金陵寨村入选。

近年来,李家河镇把清廉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深入挖掘本地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的廉洁因子、清廉元素,因地制宜、融入基层,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教育、引领和浸润作用,大力营造崇廉拒腐的社会风尚,让廉洁之风涤荡画里柚乡。

用足红色资源 为清廉文化“添底气”

红军桥旁,板栗园“红廉课堂”准点开课,成了这绿水青山间最亮眼的红色风景线。

“板栗园战斗中,负伤的红军不少,安置在我们利福田的就有二十多人,他们不肯住在老百姓家里,说怕给老百姓添麻烦,集体住在半山腰的一个岩洞里,我们的老百姓就安排专人给他们送吃的和药品。红军在此疗伤达40余天,红军洞也因此得名。”12月4日,李家河镇板栗园村纪检委员、义务宣讲员覃庆海在给慕名前来参观红军桥和板栗园大捷纪念馆的游客进行解说。

近年来,李家河镇深耕“红”与“廉”的有机融合,将红色文化有效转化为廉洁文化教育资源。依托红色旧址建成板栗园大捷纪念园,组织党员干部前来开展党性教育,培根铸魂,通过重走红军桥、在红军树下聆听红军廉洁故事、在革命英雄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等,追寻先辈足迹、体验红廉文化、感悟初心使命。

“下一步,我们将在板栗园大捷纪念馆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通过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故事,搭建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穿越时空对话历史,在还原红色风貌、赓续红色文脉的同时,以红倡廉、以红示廉、以红育廉、以红传廉,探索构建点、线、面红廉文化立体化新格局。”李家河镇纪委负责人介绍道。

用活非遗传承 让清廉文化“接地气”

在李家河镇金陵寨村文化广场上,三棒鼓传承人陆海权正在表演《清廉文化谱新篇》,用“非遗”语言唱响党风廉政建设好声音,引来观众掌声如潮。

近年来,李家河镇积极挖掘地方廉政素材,创新教育载体,巧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棒鼓,组织纪委、宣传办、文体服务中心及三棒鼓传承人,对传统的三棒鼓词进行深加工、再创作,并深入挖掘、整理当地古今廉政史实、廉洁事迹、英雄模范故事等,在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编写出《中华上下五千年》《准则条例听我言》《大家来学监察法》等多个群众喜闻乐见、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三棒鼓词,并在全镇各村进行表演,共计演出4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5000余人次。

“三棒鼓具有寓教于乐、生动活泼、便于传播的特点,用这种方式来宣传清廉文化,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强大力量,让人清廉文化入脑入心.。”金陵寨村老党员、三棒鼓传承人陆海权这样说道。

打造清廉村居 为清廉文化“聚人气”

走进李家河镇金陵寨村,清廉文化长廊、清廉亭、廉洁典范、党员示范路等廉洁元素显而易见,“廉”味十足的文化景观、朗朗上口的廉政诗歌、通俗易懂的家风家训引得村民和游客纷纷驻足欣赏。

今年以来,李家河镇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之上,选取金陵寨、塘坊两个村作为清廉村居建设示范点,将清廉文化建设融入村级建设中,建设清廉广场和清廉文化长廊,让清廉元素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中,构筑“五好”“五美”与清廉文明相结合的“清廉村居”美景。

“广场上的这些‘廉语’‘廉训’和‘廉音’,既美化了环境,又让我们在休闲娱乐时学到了很多东西。”家住柚乡苑社区的老党员吴玉平感叹道。

同时,李家河镇以廉为魂,挖掘群众身边的好家风故事、民间俗语等,通过“院落会”“坝坝会”进行宣讲,让清廉文化成为强化党员群众共同缔造美好生活自我意愿的“催化剂”,让广大群众在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中共话发展,努力建设美丽的“清风柚乡”。

“我们将在丰富清廉文化内涵、拓展表现形式、打造清廉文化品牌方面再下功夫,不断提升清廉文化的覆盖面、影响力,让清廉成为李家河画里柚乡建设的鲜亮底色。”李家河镇纪委负责人表示。

(来源:云上恩施 宣恩通联记者 徐兰珍 一审:欧阳舒婕 二审:王玮 三审:黄頔芳)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