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鹤峰县农业农村局依托鹤峰县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和富足的蜜源资源,将发展中蜂养殖业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和助力乡村振兴产业来培育,全县中蜂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鹤峰的最大优势,森林覆盖率达82.63%,已发现的蜜源植物有112科1012种,面积达206万亩,丰富的天然野生蜜源植物为中蜂繁衍生息、发展中蜂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有利条件。经统计,全县现有中蜂养殖场户达11536家,中蜂养殖户达1.2万余户,蜂群达5.8万群,全县中蜂养殖场户覆盖率达100%。其中,中蜂新法(活框)养殖占20%左右,传统土法饲养模式高达80%以上。中蜂活框新法养殖占20%,传统的土法饲养年群产蜜6至7公斤,新法饲养年群产蜜10至15公斤,蜂蜜年产量达235吨,年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
近几年,鹤峰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将中蜂养殖作为“甜蜜事业”来打造,培育壮大了“金阳”“峰鹤”“国鑫”等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建立中蜂繁育基地、标准化养蜂示范基地,建成中蜂养殖示范点20处,中蜂繁育基地9处,辐射带动群众发展,提高中蜂养殖、繁育的规模化和规范化程度,构建了新型蜂产业链。在脱贫攻坚行动中,探索出了“十群万金,与爱同行”精准扶贫模式,即:政府免费为每个贫困户提供10群蜂,通过技术指导实现贫困户增收1万元,同时号召受益的蜂农,将养殖的中蜂分群后转赠10群中蜂给其他需要帮扶的贫困户,传递爱心带动更多的人脱贫致富。实现了中蜂产业持续发展,确保了贫困户稳定增收。
实施乡村振兴,不断汇集企业社会责任,鹤峰县积极引导企业主动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加大公益事业投入,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及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鹤峰国鑫家庭农场农场主、养蜂协会主席喻明国,将中蜂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探索出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模式,发展会员233人,养蜂大户102户,辐射带动3000多户农户,每年为农民直接增收近千万元,鹤峰“土家购”正式上线后,两个月就销售蜂蜜100多万元,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践行“两山”理论,助力中蜂产业发展。鹤峰县积极探索建设科研推广和品牌研发基地,采取以“小群体标准化生产、合作社规范化管理、公司规模化经营”为主的发展模式,“龙头企业+合作社+蜂农”等其它方式为辅的共同发展中蜂产业的新格局,成功研发了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蜜发酵酒等系列蜂产品,创建了“鹤峰土蜂糖”知名品牌商标和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
下一步,鹤峰县将中蜂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抓住差异化特点,厚植乡土文化,深挖独特魅力,打造成中蜂养殖文化科普基地,让鹤峰原生态的“蜂景”成为鹤峰人向往的“前”景,让美丽的“蜂景”带来美好“钱”景。
(来源:云上恩施 鹤峰台记者 梅燕 通讯员 周琦 一审:向航 二审:王玮 三审:黄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