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洞坪全景图
陶艺体验馆、玻璃观景台、户外游乐园,这些时尚元素与烈士纪念广场、苏维埃老区遗址共同融入一个偏远的山区村庄,让游客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这里是武陵山深处的巴东县东瀼口镇牛洞坪村,一个具有千余年历史的古朴村落。在这里,层层梯田顺着山势蜿蜒铺开,保存完好的土坯瓦房、堰塘错落有致地镶嵌其间,犹如一幅巨大的山水油画。初夏时节,村庄掩映在青翠之中,静谧祥和。
在上世纪30年代,牛洞坪村就建立了红色政权,曾是巴兴归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这里多次交战,村里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历史遗迹。
牛洞坪对坡会议旧址
巴东是全国1599个老区县(市)之一,在巴东,像牛洞坪村一样的革命老区村有275个。近年来,巴东县从顶层设计上对牛洞坪村给予了规划引领,把传承红色文化精神、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牛洞坪村发展的最亮底色,一方面做好红色文化精神传承文章,一方面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建设。
投资4000多万元,挖掘巴兴归时期的革命历史和当地传统的土陶土窑土榨、“九佬十八匠”等农耕文化,全力保护巴兴归、苏维埃县委(区委)旧址、土坯房和堰塘等特色文化资源,建立了村史馆、红色文化展馆、农耕文化体验区和“三牛”步道,修缮了黄大鹏广场、对坡会议旧址和红军泉,恢复了传统土窑、榨房,让关在记忆里的文化“活”了起来。
同时,深挖红色文化内涵,植入土家农耕文化,开发民宿康养、农耕娱乐、农业观光等乡村旅游,推动文农旅融合。
榨房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牛洞坪迎来一波旅游高峰。虽然油菜花季已过,但游客热情丝毫不减。风光摄影展、乡村音乐节、亲水亲泥体验、手工陶艺展示、六大主题美食……各类项目让游客流连忘返。春雨和云雾中,游客时而在灵犀步道赏花海,时而乘蝶观海眺全景,寻梦土寨忆乡愁,处处可见他们拍照、录视频、拍抖音的身影。
“这几年,牛洞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家乡的变化,年过六旬的向大娘嗓门都亮了。油菜花节一年比一年盛大,向大娘的儿子在村里开起了民宿,接待外地游客。向大娘说,9月初秋收时,村里还将举办“丰收节”,村民们忙着完善旅游硬件设施,为届时来玩的游客做好准备,“我对民宿经营充满期待。”
目前,牛洞坪村以“游客集散中心、红色凭吊广场、犇牛谷综合游乐区、松木垭梦蝶观景台、向家大院庭院建设示范区”五个旅游节点为核心,建成了“一环五区”旅游核心线路,以“悬崖梯田村、土寨牛洞坪”为旅游形象定位,成功打造了红军游步道、胜利桥、梦蝶景观台、情景剧场、度假民宿、户外游乐体验区等一批网红打卡点,各项旅游配套设施基本完备,康养度假、休闲观光、科学拓展等乡村特色旅游的接待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
蝴蝶岩观景平台
一个个产业落地开花,乡村振兴步伐不断加快。眼下,牛洞坪村正乘着乡村振兴的春风,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以粮油种植产业为依托、以乡村旅游产业为核心、以配套服务产业为保障,推动牛洞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如今的牛洞坪村,游客可看“村晚”、赏蝴蝶景观,体验传统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村民可以在家门口务工就业,牛洞大米、牛洞菜油、牛洞土鸡等土特产也有了新销路。
红色文化浸润,牛洞坪村焕发出新时代发展活力。促项目发展、抓产业升级、带乡村振兴……砥砺奋进,巴东正在谱写革命老区发展新篇章。
(来源:云上恩施 巴东通联记者 向园梦 范宏霞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