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老党员曾德盛带着镰刀、铲子从家里出发,一路上清理公路上的落石、泥土,时不时弯腰拾掇沿途的垃圾杂物,清理完道路后,他又爬过陡坡去巡查饮水设施。
“都是‘老曾’管水有方,我们吃水才有了保障。”在鹤峰县容美镇官坪村四组,讲起吃水的事,大家都对曾德盛赞不绝口,家家户户水龙头一打开,清澈的自来水就“哗哗”地流下来。
四年前,在官坪村四组无人愿意担任管水员时,已经70岁的曾德盛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将老党员的无私奉献、默默付出发挥得淋漓尽致。“政府花大力气为我们山区修路、引水,我时刻心怀感恩,理应要用好、保护好,只要我身体还吃得消,我就会一直坚持。”提起初心,淳朴的老曾说道。
“大家都提议给‘老曾’给点辛苦钱,但是他都拒绝了,他确实是实心实意的在为我们做事。”说起曾德盛,村民们赞不绝口。
虽然曾德盛已经74岁,但是他每天都要爬坡上坎、穿山越岭巡查检修水管,把服务好本组30户吃水的重担挑在肩上。水源地往返要一个多小时,无论是炎热酷暑还是寒冬腊月,他从不辞辛劳,隔段时间还要到水源地清理枯枝落叶、淤泥残渣,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他不仅是在‘管水’问题上尽心尽力,作为一名老同志,他在学习上也一刻没有放松过,每月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他都从未缺席。”该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张洪提起曾德盛不禁竖起大拇指。“四组距离村委会较远,没有直达公路,如果没有便车的话,他需要步行近两个小时,翻过山岭到达村委会,我确实被他这种坚守所感动,一名老同志都能做到这样,年轻人更应该学习。”
“通过‘定效问绩’,让‘在村任职’党员能带头;‘定岗明责’,让‘居家发展’党员当先锋;‘双线跟踪’,让‘流动在外’党员不掉队;‘关心关爱’,让‘老弱失能’党员享晚年;‘适当合理’,让‘老有所为’党员发余热。通过分类管理,我们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引领产业发展的成效显著提升,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容美镇官坪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杨柳表示。
(来源:云上恩施 鹤峰通联记者 黄蓉 通讯员冉松 杨柳 责任编辑:欧阳舒婕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