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来凤县绿水镇结合市场需求,不断优化生姜产业结构,并把生姜种植作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持续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全镇生姜种植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清明过后,天气晴朗,气温稳步上升,正是绿水镇“凤头姜”播种的最佳时节。4月7日,在绿水镇香沟村向维的生姜种植基地里记者看到,十余名种植户来往穿梭于整齐的田垄间,他们打沟、施肥、埋姜种,一派繁忙的田间劳作景象。
“今年,我们以合作社的模式,纳入47户生姜种植户,共种植生姜415亩,预计今年的产量可以达210万斤 ,产值可达500万元。”来凤县向维生姜合作社负责人向维向记者介绍到。
生姜种植在给种植户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岗位,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我们每亩土地不但由合作社支付农户土地流转费500元,农户还可以在基地务工,工资每天有80—100元,这样农户就有了双重的收入,激发了老百姓的内生动力,生活就越过越好。”来凤县绿水镇香沟村党支部书记李世林说道。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帮助农民增收,绿水镇积极引进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该村周家湾生姜种植基地,大力发展“生姜+”产业,套种林下芋头,打造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特色农业产业模式。
六沟套一沟,四周套玉米。通过套种模式不仅巩固了集体经济,玉米还能起到为生姜遮阴的功能,大大提高生姜产量。同时,绿水镇周家湾生姜种植基地还采用大棚、温室、天膜地膜覆盖等方式,不断探索和改进生姜科学种植技术,提高生姜的品质和产量,产出的姜白嫩无丝、口感极佳,还提早生姜上市时间。
目前,全镇生姜面积达3500亩,主产区在香沟、周家湾、梅子树等村,产量达1700万斤,产值每年可达四千余万元,人均可增收1600元。
“凤头生姜已纳入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我们绿水镇作为凤头生姜的发源地,下一步我们将举全镇之力,提质增效,建设生姜高标准农田,力争发展成为订单农业,以‘凤头生姜’为品牌打造特色小镇。”来凤县绿水镇人大副主席彭继华说道。
(来源:云上恩施 来凤县通联记者 杨依泉 周林 罗建华 责任编辑:欧阳舒婕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