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龙致力于科研教学工作三十余年来,行走在田间地头,埋头在实验室教室,围绕恩施坝漆产业、恩施硒食品精深加工和生物医药等方面的课题,加强科技创新,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用科技点亮了百姓生活。
近日,在恩施市杨柳溪葡萄庄园,周光龙正实地调研葡萄园运用新技术改进生产模式的相关问题。从2017年开始,周光龙开展关口葡萄的生产技术研究,推广覆膜增糖技术和富硒栽培技术技术,在此基础上对关口葡萄的生产技术规程修编,为规范关口葡萄的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奠定了基础。规程于去年通过专家组评审并发布实施。
《恩施硒关口葡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规程》通过专家组的评审后,已在关口葡萄产区全面实施应用。如今,在建始县花坪镇关口葡萄已成为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2万亩,总产值3亿元,带动4000多人就业。周光龙说:“通过我们这一个新技术,关口葡萄可以说提质增效。让关口葡萄的糖度提高2% ,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 ,亩产量大概再提高10%。”
“2017年以来,周光龙教授和花坪农技服务中心技术员为关口葡萄进行了系列指导,比如说修剪、打药等等 。”建始县花坪镇林苑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向林说。
如何让先进科技技术转化为农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周光龙在研究技术的同时,又积极探索生态养鸡项目。巴东县溪丘湾乡营盘村是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的扶贫点,多年来,周光龙在该村积极推动“林下生态养鸡”项目,引导农民用科学技术增收致富。“目前发展农户100多户,养土鸡20000余羽,带动了村民致富。”周光龙继续道,“村民能够致富,我们就感到非常欣慰了。”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工作三十余年,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教师和年轻的科研骨干,指导完成多项从校级到省级的教学研究课题和自然科学研究课题并取得了重大成果。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教师黄思勇说:“周教授对于我们年轻老师的关注和帮助是多方面的,让我们站好讲台,站稳讲台。在周教授的指导下,我们申报了一个州级课题,申报了两个省级教研课题和省规划课题。”
多年来,周光龙长期致力于科研教学工作,围绕恩施坝漆产业承担2个省级课题,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30余篇;围绕硒食品精深加工和生物医药产业承担学校课题1项、州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10余篇,申报专利4项;围绕职业教育承担省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20余篇。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姚茂桂评价道:“在周教授的带领下队伍不断壮大,办学规模不断壮大 办学质量也不断提高,在他的带领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所以周教授在我们这里得到了广大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与尊敬。”
(来源:云上恩施 融媒体记者 吴承锦 税犇 建始台 曾洁 巴东台 朱映城 责任编辑:向航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