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恩施市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大力推进“智慧”护林建设,通过运用“掌上森防”护林App系统、“防火码”,开创“人防+技防”全天候立体巡护模式等手段,构建“天、空、地、人”四位一体的防控体系,实现林业治理现代化。
“现在是冬季森林防火高发季,进入林场麻烦扫码,再就是不要携带火种。”从10月底进入火灾高发季以来,在恩施市国有大山顶林场的主要干道出入口,都有林场负责人和护林员向进入林场区域的人员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并引导大家扫森林“防火码”,完成督查系统和防火码基础数据填报任务后进出,把好森林防火第一关。
秋冬季火灾高发季 进入临场前扫”防火码“
恩施市国有大山顶林场共有54245亩,分8个责任片区,每个片区配备1名管护员和1名协管员。过去,护林员就得挨家挨户宣传森林防火知识,以及步行到林场各角落进行巡查。然而现在,护林员在巡查时,也逐步使用了“掌上森防”护林App系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现在就通过这个系统,随时掌握情况,也可以及时拍照反馈给林业部门,工作效率非常快。”如今,通过GPS自动定位、线上打卡、远程视频、实时信息回传等功能,实现了基础信息、处理执行、考核考评等护林工作的全程信息化管理。
除此之外,将“智慧”手段用于森林资源的监管监测,也让信息更精准、效率更高。这几天,恩施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的工作人员,就在通过使用无人机,进行森林蓄积量调查。
恩施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的人员正在使用无人机
近几年来,恩施市加快推进林业“智慧”建设,为全市2750名护林员及林场专职管护员开展培训,全市“防火码”卡口投入使用64处,已建设森林资源管理监测视频系统监控头82处,通过高位高清摄像探头、无人机巡查与地面巡护三管齐下,实现了时间上不间断、地界上无盲区、护林员无缺位护林工作格局,构筑了恩施市新型森林安全防护网。
(来源:云上恩施 融媒体记者 向蓉 陈燕利 通讯员 程阳 责任编辑:欧阳舒婕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