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品一杯“另类”茶

2021-09-24 17:07   云上恩施  

“来,尝尝我种的‘大爷茶’,感受一下它与众不同的味道。”老人家热情的将沏好的茶递了过来。

我尝了一口,感觉味道有点微涩,于是皱了下眉头,李大爷见状后说:“其实,茶就应该是这个味道,刚入口时略带苦涩,但很快就有那种甘甜,这才是惊喜!”我咂了咂嘴,果然,甘甜带着浓郁的茶香充满了整个口腔,沁心入脾。

走马镇官仓村——绿水青山出好茶

老人家名叫李玉政,是一位退休干部。20年前,退休后的老人家和老伴儿从县城回到老家——鹤峰县走马镇官仓村,开始学着种粮食蔬菜,瓜果林茶,过上了归耕田园的桃源生活。走马地处二高山,从古至今盛产茶叶,是万里古茶道茶源地之一。多年来,这里的人们热衷于追求茶叶的产量,每年茶叶采摘达到四季。由于不太重视茶叶的品质培养,导致茶叶产品价格低廉。于是,李玉政开始用“另类”的方式种茶,而且获得成功。老人家沏给我的这杯,就是他种的“另类”茶。

 李大爷种的“另类”茶

我随老人家来到田间,他指着一片杂草地说,这就是他种的茶,我满脸疑惑,“我的茶可是藏在草里的”,他拨开杂草,露出了参差不齐的茶树苗。“每到春季,茶园里的草长的比茶树还高,我就让它长。我认为这样不仅能给茶树遮光,还能形成防治病虫害的天然屏障。还有,我在杂草中采完一季茶就不采了,等到秋天,再把草拔了,将杂草腐化成天然的肥料,这样种出来的茶是原生态的,味道很正宗。”听了老人家这一番话,我豁然开朗。

茶树藏在杂草中 

李玉政的“另类”茶一经产出,便受到好茶者的喜爱。于是,老人家给这种茶取名为“大爷茶”。“之所以取名叫‘大爷茶’,是因为和‘大叶’谐音。我种的茶不采嫩芽,要等到它的叶子长大、边缘长出锯齿状,我才开始采摘。因为这时候的茶成熟了,味道正好。这类茶,我们这一辈的老大爷都爱喝,因此,‘大爷茶’的名字就有了。”

今年,李玉政只试着种了2亩“另类”茶,一季便收获了2万多元,这一下让老人家尝到了生态种茶的甜头。于是,他想将这种种茶方式在村里推广,继而在全县逐步广泛应用,让鹤峰茶叶重拾起往日的美名,让鹤峰的绿色茶山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

鹤峰县走走马镇木耳山

在自家的农舍小院内,一幅“树高千尺总有根,人行万里连乡情,报销国家献壮岁,花甲归耕度晚情”石刻文字格外醒目。年近耄耋之年的李玉政写下的这四句话,不仅折射出了他不忘初心、老有所为的老党员本色,更显现出他致力于参与乡村振兴大业的不懈追求。

(来源:云上恩施   融媒体记者 田冰 通讯员 李素   责任编辑 王玮  主编:孙跃)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