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为心脏病和高血压,基本每年至少要住两次院,加上我又不识字,医生帮我开证明、申请特殊慢性病政策,我没操一点心。”8月13日,巴东县东瀼镇羊乳山村三组村民宋正桂和医务人员聊天时感叹。
70岁的她常年患有慢性疾病,一年药费至少需要两三万元。今年3月,她的门诊慢性病评审通过后,享受到了门诊慢性病待遇,用药负担减轻不少。
和宋正桂一样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全县不在少数。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危害性较大、治疗时间长、费用较高。
过去,特殊慢性病门诊保障待遇主要是通过参保患者自主申报,患者年龄大、不识字、行动不便等诸多困扰让慢性病无法真正落实。同时,门诊特殊慢性病资格申报流程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参保患者或家属填写门诊特殊慢性病资格申请表、提交纸质病历资料、定点医院医保科送交医保经办机构、经办部门定期组织医疗专家组集中评审等多个环节,整个流程下来需要几个月才能办结,社会满意度不高。
为高效便民优化经办服务,优化医疗保障服务环境,让患者及时享受到门诊慢性病待遇,按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要求,自今年7月起,巴东县医疗保障局将门诊特殊慢性病组织评审权限下放至县医共体。参保患者的门诊特殊慢性病申报、审核、评审等手续全部在县医共体“一站式”完成。每季度评审工作结束后,评审结果将在巴东县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公示栏予以公布。公示一周后无异议,各乡镇医保工作站和定点医疗机构将反馈信息给申报患者。
据了解,将门诊特殊慢性病组织评审权限下放至县医共体后,参保人员申请门诊特殊慢性病医疗待遇的办理流程更简化,缩短办理时间,使医保服务大提速,切实让老百姓享受了便利。截至目前,巴东县医共体共受理1347名患者的门诊特殊慢性病申请。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评审方案和慢性病鉴定标准,严把评审质量关,高质量做好评审工作,让患者少跑路、一站式办理,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巴东县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云上恩施
巴东通联记者 邓雅君
责任编辑:朱晓涵 实习编辑:高予婕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