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途经你的绽放,用心书写你的故事》
讲述者:司法行政事务管理局 陶玲
一字一句斟酌,一帧一画剪辑,一分一秒专注……世人评价这个群体是隐在文字背后的记录者,是透过镜头表达的讲述者,检察队伍中,生动而又特别的存在——小编。这,就是我,是沿着检察官们的足迹,且行且记且感悟的永恒追随者。
出彩之处需要匠心打磨。“省院举办新媒体大赛,由你负责作品。”19年6月,接到领导布置的任务,我一头雾水,起初几个选题由于政治站位不高、没有贴近检察工作均被否决,经多方思量,最终我们把内容定在我院检察干警几代人最平凡的日常工作,讲述检察人的奉献与坚守,把形式定在了有情怀的沙画。后期制作是“相当虐心”,行外人画的检察元素哪哪儿都不对,检察官衣领不对、检徽不清楚、奖牌间距太宽、犯罪嫌疑人咋能蹲着呢……有人说,谁这么仔细看沙画,我,我们就这么仔细!背景音乐因不是专属打造,高低潮全不对,每秒人工卡点!来来回回100多稿终于出了成品。当很多退休老干部看到我们说“真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身边的家人朋友说“终于知道检察院做些什么了”,那一刻,我觉得新闻宣传的意义达到了。最终,我院参赛作品沙画《阔步检察新征程》从116件新媒体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第一次站上省院颁奖台时的激动与骄傲,我至今记忆犹新。
关键时刻需要担当奉献。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这个特殊的春节把我留在了家乡。战斗一打响,书生亦战士。如此艰难特殊的时期,必须把信心和力量传递到战疫一线,官方宣传不能断。那段时间,我白天在社区值守,晚上在线上办公。相距近200公里的检察战友们,第一时间为我发来抗疫工作动态,积极提供暖心战疫故事。稿件完成报审时常到晚上十一二点,领导们也一直在线提出修改意见,所有干警的奉献坚守,成为我们连轴转的力量源泉。期间共推出战疫系列原创报道40余篇,其中12篇分别被高检院、省院官方微信公众号采用。
前行路上需要坚守初心。作为一个在巴东工作的外地人,时常想家、也想回家,三个小时的车程不远,但回家却也不易。宣传工作的特殊之处在于,一场活动、一个会议、一次走访调查结束后,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一遇到周五有活动,回家基本就无望。4月9日,周五,恩施州检察院举办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恩施论坛,我有幸参与宣传,顺便回了家。当晚七点,还在州院加班的我接到领导电话“你那边怎么样了,院里教育整顿需要整理资料马上上报,明天回来一趟”“好的,明天一定赶回”。工作需要、不讲条件、坚决执行,这已经成了多年养成的习惯,只是来去匆匆,竟还未来得及与家人吃上一顿饭......
两处奔波、无数次逆行,我并非个例,家在恩施的郎艳辉检察长同样回家难,家中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小孩时常无法顾及;下午6、7点,经常看见一部检察官张心诚拧着菜来加班,他说“家住得远,买菜不方便,加班晚了想带点菜回去就买不上了”;三部主任王兴华的女儿马上三岁了,忙起来整天整天见不着人,他时常自嘲,好久不陪女儿玩,现在和他不亲了,都只认妈妈;还有与男朋友恋爱长跑四年打算年初结婚的四部检察官助理滕欣,婚期延期到六月后,她说“教育整顿6月结束,忙完这阵子再说吧”;还有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放弃春节选择逆行的全体检察干警;还有......原来,讲政治没有固定规则,没有标准答案,体现在所有检察人的行动里,践行在所有检察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中。
我想,最大的讲政治,应该是用心。拿到演讲主题——“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我想,我的工作,就是巴东县检察院每名干警的工作。他们是一次次跋山涉水守护公益的民行人;他们是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尖刀班;他们是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未检人;他们是扫黑除恶的检察官。如果我不能事事践行参与,那就让我成为最忠实的记录者,我愿意用我手中的笔,于琐碎生活中发现美,把那些认真可爱的检察人,将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检察故事、检察成果转化成温暖的文字宣之于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巴东检察工作和巴东检察人。
作为检察业务的“发声者”,有幸途径其绽放,我心怡然,前行路上我始终与大家同行,会一直探索,也将一直努力。
来源:巴东县检察院 通讯员:陶玲
责任编辑:邓正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