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现场
学习心得交流
院第四检察部主任谭大琼发言
永远不会忘记那轮朝阳——缅怀王朝阳同志
王朝阳同志是全省检察干警的优秀代表,是全省政法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为湖北公益诉讼检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他的突然离世扼腕叹息,痛心疾首。
王朝阳同志生前是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从2021年1月2日离世、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作出决定,号召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向王朝阳同志学习,到3月17日省检察院在《鄂检在线》以《美好生活的公益卫士・系列专题》追记王朝阳同志的先进事迹、3月26日省检察院作出决定,号召全省检察机关全体检察干警向王朝阳同志学习,22篇连续追记,每一篇我都认真的拜读。
王朝阳同志把自已短暂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他深深热爱的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公益诉讼检察事业,为湖北检察公益诉讼乃至全国检察公益诉讼贡献了他的智慧和力量!他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虽然王朝阳同志已离开我们4月有余,但惋惜之情常常萦绕心头,久久挥之不去。我想对王朝阳同志说点什么,以此表达对王朝阳同志的无比敬仰,寄托对王朝阳同志的无限怀念!
和王朝阳同志的那个约定,他食言了......
清楚的记得,我和王朝阳同志的第一次工作接触是2018年9月,我院起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董某某、王某某改变基本农田用途未依法履行监管职责行政公益诉讼一案,到省院向王朝阳同志汇报案情。行政公益诉讼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检察业务,如何发挥检察调查取证职能?在法庭上如何出示证据证明损害结果与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行职责有因果关系?公益诉讼起诉人出席法庭如何把握?我迫切地寻求领导指点迷津。
当我们一行走进王朝阳同志813办公室时,他起身为我们让座、沏茶,关怀的说“你们从巴东坐车五、六个小时到省院来汇报案件,一路很辛苦”!还问我们住在那个宾馆、生活习不习惯、吃的怎么样、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需要省院为基层检察院做些什么……嘘寒问暖,言真意切。王朝阳同志在听取我们案件汇报后,从案件立案、调查取证、庭前预案、庭审把握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对我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细心解答。他的指导让我们的心扉豁然开朗,就好像春耕时节的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在公益诉讼道路上辛勤耕耘的心田。他说“我们是第一代公益诉讼检察人,我们怎样,公益诉讼工作就怎样,要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加强总结,为今后的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留下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从这一次工作的交往,我深深地感受到——王朝阳同志,为人亲切、处事干练、学识广博。
第二次和王朝阳同志工作交往是一个电话。那是2020年8月的一天晚上8点多,州院黄萍处长打电话给我,说省院王处长在办公室等我,马上打个电话过去。电话拨通,王朝阳同志在电话里对我说:“起诉恩施州生态环境局巴东分局对水流坪水库环境污染未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一案,在办理过程中还需注意的一些问题……”。沟通完工作,我对王朝阳同志晚上8点多还在办公室工作,并关心我们的案件办理表示感谢,同时真诚的邀请王朝阳同志来恩施调研工作时到巴东指导工作。他欣然接受。说:“很想来巴东看看你们在长江大保护中所做出的努力,想在巫峡的江边走一走,看一看”。还说:“原定于元旦前来恩施调研,计划从巴东回武汉,因工作太忙无法抽身,元旦过后来恩施,一定到巴东看望大家”。不知他从哪里得知,我是从法院调入检察院工作的消息,对我说了许多鼓励的话,我听后甚是感激!
2021年1月4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我在公益诉讼工作群里看到转发的省院周清华处长写的一篇悼念王朝阳同志的文章,才知道王朝阳同志于2021年1月2日下午突发心脏病离世的噩耗。看到这个消息,心头一紧,不相信这是真的。我马上打电话给州院黄萍处长询问,得到了黄萍处长的证实。电话里约好元旦后到巴东的,可这一次他又食言了。而这一次食言,我和王朝阳同志的那个约定却成了永恒……
碧水蓝天,我们都会想起那轮耀眼的朝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王朝阳同志敏锐地意识到,保护长江流域生态,检察机关大有作为。在他的推动和指挥下,2018年在全省检察机关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长江大保护专项行动。我们院积极响应,把长江大保护作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重点,围绕长江生态和资源保护,做好公益诉讼大文章。期间,我们对全县38公里的长江干流进行了全面巡查;监督对发现的县城旅游码头至海事码头2公里的长江岸线上近10处排污口全面封堵;库岸边堆放的生活、建筑垃圾得到了全部清理,受污染库岸补植复绿全面展开,确保了一江清水浩荡东流,我院因护江成效显著,被最高检以“倾情守护长江之‘腰’”为话题进行微直播。
2020年8月,王朝阳同志亲临湖北检察融媒体荆楚检察直播间,对我院开展的长江大保护专项行动所取得的成绩以办案故事的形式进行了讲述直播。
我院在办理恩施州生态环境局巴东分局对水流坪水库环境污染未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一案中,因案件涉及众多农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王朝阳同志高度重视,时常牵挂于心,晚上8点多钟,还在办公室里用电话对我们办理的案件进行指导。他要求我们在起诉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时,不是为了胜诉而诉讼,而是要以对党忠诚、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站在守护生态关系到中华民族千秋万代永续发展的认识高度,督促行政机关共同履行好公益保护职责,以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清晨,每当我慢步在长江边,岸上绿油油的树木花草在朝阳的辉映下,倒映在清澈的江水里。长江之水浩荡东流,岸青水绿、波光粼粼。冥冥之中感觉到绿水青山里永远藏着他的身影……
保护公共利益,他是“拼命三郎”
据追忆:王朝阳同志因心脏不适,2020年10月中旬,住进了医院。躲在洁白的病床上,他辗转反侧想了很多,父母的恩情、师长的培养、组织的关心、心里的夙愿……
在进行心脏造影术后,医生要求继续观察、全面检查,至少全休15天。
人虽在医院,可他手头的案子一个接着一个、手机铃声一次又一次响起。他说:“我还是回去上班,一门心思搞事情,还安逸些”。他坚持出院了,没有休息一天,就全身心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
2021年1月2日,元旦“小长假”的第2天,上午10点左右,王朝阳同志给他的同事曹辉打电话,商量省院由他主持自主研发的“公益诉讼辅助办案系统”修改完善问题,并约好一上班就去省生态环境厅沟通环保执法数据分享。但在当天下午,王朝阳同志因心脏病突发,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公益诉讼检察事业,生命的刻度,定格在50岁的年轮上……
王朝阳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畏困难,不怕牺牲,夜以继日,兢兢业业,这是他对检察事业发自肺腑的热爱。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他关注的是“公益”、关注的是民生问题的实际解决、关注的是生态环境的源头治理、关注的是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的建设……正是因为他忠诚担当、内心纯洁、为民执着、开拓创新,才凝结出他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对事业的坚守,才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才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荆楚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生态环境治理的获得感。
(图片来源:鄂检在线)
向王朝阳同志学习,争做公益卫士
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在王朝阳同志的带领下,正全力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开展英烈保护等公益诉讼专项行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办理的10多个案件被评为最高法、最高检指导性、典型案例,办案质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有效地保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我们要学习他忠诚事业、甘于奉献的“老黄牛”精神。王朝阳同志对检察事业有着真挚热爱和深厚情怀。为了办出高质量案件,他深入钻研各项行政法律法规,凭着扎实的理论实践功底,成为公益诉讼检察的行家里手,遇到难案时,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案发现场,以追求极致的标准对待每一起案件。
我们要学习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拓荒牛”精神。在公益诉讼“等”外探索中,王朝阳同志从来不“等待”。2017年7月,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正式开始实施。在修改《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留下“等”的空间。他深深地感受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相对具体的法律法规依据。他迅速行动,全身心投入到推动省人大常委会出台法律效力文件的工作中,多方收集整理各种资料,提供给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的专家进行论证,并陪同他们多次实地调研,同时逐字逐句反复斟酌修改文稿。最终,促成了在2019年7月《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的出台。这是全国第一份明确授权检察机关拓展公益诉讼监督范围的地方性立法文件。让全省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监督范围的“等”外探索有了更充分、更细致的法律依据。
我们要学习他公而无私、心系人民的“孺子牛”精神。王朝阳同志常说,公益诉讼是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是守护绿水青山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即使再苦再累也值得。正因如此,他的足迹踏遍荆楚大地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无不践行着司法为民的铮铮誓言。
学习现场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当我们看到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就不会忘记那轮朝阳……我们要以王朝阳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榜样,珍惜职业、担当有为、追求极致,争做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检察铁军,为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来源:巴东县检察院 通讯员:陶玲
责任编辑:邓正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