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班先进找差距·系列② | 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解答

2021-04-22 11:25  

图为第三检察部干警孙海燕分享跟班学习心得

在本次“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中,我的跟班学习对象是我院第三检察部部门主任、检察官秦昌林。秦主任自1995年进入利川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以来,先后在我院反贪局、行装科、未检办以及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工作,现为第三检察部业务主任、检察官,主要负责刑事执行检察工作。

回想起自己刚入检察院工作之时,“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让我感到十分陌生,这项工作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如何去全面开展?怎样去精准监督?都是我需要去解开的疑惑。通过这三年多的工作和学习,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特别是在秦主任对我的细心指导下,我对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才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此次“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我的跟班学习体会。

一、“法律学习无止境,你不进步就是退步” 

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司法改革的内部整合给刑事执行检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今的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不再只是传统监所检察工作,还涵盖了社区矫正执行检察、财产刑执行检察、羁押期限审查、暂予监外执行提请及决定审查、强制医疗执行检察、事故检察等多项日常及专项检察工作。

与秦主任共事这三年多来,我看到的是他对每一份谈话记录、调查笔录制作的严谨,对每一份检察建议书、纠正违法通知书等法律文书起草的细致;看到的是他从巡视监区、清查监室、开启检察官信箱等日常工作的开展到刑事诉讼法律监督调查机制启动的踏实认真。秦主任常对我说“年轻人要多学习,法律学习是无止境的,你不进步就是退步”,正是他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对待知识的谦卑好学,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政法干警,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需要,我们的知识库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必须要不断强化自身专业法律知识和检察业务的学习,才能维护好司法的公正和法律的尊严,做好法律监督的忠诚卫士。

二、“群众利益无小事,你越用心才会越有收获” 

作为一名驻所检察官,秦主任始终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角度出发,切实保障着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他通过落实在押人员权利义务告知、约见检察官谈心谈话等措施来拓展通向在押人员及家属渠道,畅通刑事被执行人诉求表达和权利救济渠道,有效地维护了被羁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跟着秦主任进监巡查这三年来,我们一起与看守所在押人员交心谈心的次数早已过千人次,羁押期限是否超期、在押人员情绪波动的具体原因、管教民警执法是否规范、所在监室是否有混关混押违法情形等问题总会在谈话过程中一一覆盖,不论是面对怎样的在押人员,秦主任总是耐心地听他们讲完,然后再一一为他们答疑解惑,安抚情绪。“你得耐心听他们讲,你才会了解他们的诉求,才能够真正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在看守所驻所检察的工作就是重复且琐碎,但是用心就会有收获,积极沟通才能产生信任”。正是秦主任的这份用心,才建立起了在押人员对我们驻所检察人员的信任,“我要约见驻所检察官”也才成为了市看守所监巡岗民警接到的最多诉求。

从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与市看守所出所人员开展“必审必谈”也成为秦主任的标配工作之一,除了平时工作日以及法定节假日的巡查时间以外,基本每个周末,秦主任都会接到市看守所释放刑满人员、办案单位取保在押人员的电话,了解完基本情况后,他总是挂下电话就赶往看守所,在做完对出所人员的“必审必谈”工作并对当日看守所情况进行询问了解后才默默地离开。把每一项工作做好,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我从秦主任身上看到的宝贵品质,也让我明白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做不好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认真、用心地去做,付出了多少就有什么样的结果。

入检工作三年多来,我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很多方面存在的不足。此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严格要求、细化落实让我更加深刻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于政法队伍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作为一名基层青年检察干警,我们同时具备了检察人和青年人的双重属性,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法治好声音,在自己的岗位中践行青春的担当,坚守道德底线,承担社会责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检察人。(孙海燕)

来源:利川市人民检察院 通讯员:孙海燕

(责任编辑:杨奇)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