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桂园、龙洞河畔,静听玉颗珊珊下月轮,沉醉于满城自有秋香三万斛,舞动一袭绵柔的清袖,轻划时光,已是120个晨昏日落。我,已然如小桂花般融入桂园。
我,应该做什么
我所下沉的社区叫桂花园,辖区省州市直单位8家,设5个管理网格,流动人口超过5万,囊括三所高校,常住居民2100户7100人。5月27日,带着州党建3号文和局里安排的办公设备,我成为桂花园社区尖刀班班长,在这里,我有了将和我一起工作两年的新同事。
最开始我并不太懂得将“一个引领两个重点”与社区日常相结合,捧着文件我茫然于六个“进楼入户”的重点工作,这是一个包罗万象大而全的工作任务。我们尖刀班四个人来自四个不同的单位,他们基层工作阅历比我丰富,我虚心向他们求教。50多岁的老黄跟我说:“我刚从农村尖刀班班个卸任回来,以我的经验,我们不要跟社区搞成两张皮,吃一锅饭做一家事,什么事情要捧着一起做,能为社区做多少是多少,帮忙不要添乱。”我们都很认可,将社区日常工作和网格区域分为四块,实行尖刀班成员、下沉党员整体联动的“1+1+N”模式,即1个包保单位+1名尖刀班成员+N名党员干部分片包干负责。
每天的工作从网格员亲切的呼唤中正确打开,“老黄,我们去学院路”“老欧,我们去金子路”“老熊,我们去职院”“老邓,走了,去民大”,我们跟着网格员从熟悉这里开始。
我,可以做什么
6月12日,这天我们在和谐家园入户了三家困难群众,有一家低保户,我印象特别深,老爷爷叫陈卓君83岁、老奶奶叫袁其梅73岁,独子服刑多年未归。我问他们生活怎么样,老奶奶说:“我们现在什么都好,就是我的腿风湿病犯了,走不了,家务事全靠邻居帮忙”又问她为什么没住院,她叹息着说“没有人陪护医院不收”。回来的路上,我问社区书记王玉娇,像这种情况不是应该送福利院吗?王书记告诉我:“她有儿子不符合条件,我们也努力过很多次,只能我们社区工作人员每周都来关心她。”6月26日清晨,得知袁奶奶在家摔倒卧床,又不肯去医院。连续几天做工作,6月28日一上班,社区书记王玉娇我们尖刀班一起带着舞阳卫生院院长一起用救护车将袁奶奶送往医院。
车子开走的刹那,陈爷爷扑到车窗口哭喊着:“老伴儿,你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等儿子回来。”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心也跟着一起痛,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那些日子,社区两名工作人员轮流早晚去照料陈爷爷。我开始多方咨询政策,几经辗转,找到市民政局,同意在他们儿子回来之前将他们送往福利院。7月15日,陈爷爷正式入住市福利中心24小时陪护中心。
入院的袁奶奶经检查是癌症晚期,全身扩散。我想,她可能已等不了出院入住福利院,我们再次向民政局申请。8月中旬,袁奶奶从五保分散供养转为集中供养,在福利院与陈爷爷度过了生前最后的温暖时光,直到8月28日离开人世。
我,愿意做什么
社区大妈,是社区工作者在我心中固有的形象。不曾想,我也光荣与之为伍。
6月 17日晚,暴雨来袭,恩施城里一片汪洋,院子里水已及车轮,车子已无法正常行驶,站在雨里,我焦急地给社区书记王玉娇电话,“不要紧,邓班长,我去就可以,有几个近点的已到了。”等我赶到社区,她们已经从龙洞河路、学院路走一圈回来了。看着她们湿漉漉的衣服,我感动着:社区12个人有10个是女同志,她们谁还没有个似水柔骨,可汛期每天2个人24小时值班,谁也没有推辞,遇上险情,谁不是冲锋在前。
7月16至17日,恩施再次遭受多轮暴雨袭击。17日中午,我们得到通知:水库即将泄洪。“快,转发所有的居民群”“快,通知龙洞河沿岸的居民撤离,将贵重物品搬离一楼。”时间紧迫,我们分成四组,两组敲着山洪警示钟,挨家挨户通知:“马上要泄洪,请迅速撤离”,另外两组迅速通知沿河低洼地带车辆转移。那晚,河水漫堤,多处房屋被淹,车辆受损。连续两天两夜,我们16人通宵守在桂花园,誓与社区同在,所幸,桂花园只有两处山体垮塌。
7月18日上午,我们响应号召,组织党员志愿者支援重灾区。我带着110名党员分赴官坡和机场路社区清淤。等快到官坡,从清江桥望下去,全是稀泥。我穿的凉鞋,怎么去了,得找个卖胶靴的地方,可是好多店铺被淹。
那边还有党员等着我,我不再纠结。挽起裤腿,坚定地踏入稀泥中,可一步没走稳,踩入破损水沟扣板,污泥一下没过膝盖,等别人把我扶起来,已全无形象可言。办事处给我们统一发放了铁锹,细心的党员还自备几打棉手套。天公不作美,又下起大雨,有雨衣穿上雨衣继续工作。雨水、泥水混作一团,连续工作四个多小时,雨越下越大,我们原地解散。从官坡撤离,我又走到机场路几个清扫点,去支援那边的党员。一直到晚上六点多,儿子来接我吃饭,那天,是他11岁生日,为我拍下我这天唯一的一张照片。
我住机场路,因为洪水,停水停电,可连续两晚守在社区的我需要回去换衣服。晚上11点多家门口,我看到环卫工人还在清扫,那段时间他们通宵达旦清扫为城市重启。
洪水过后,城区大面积停水,我们社区大妈们又开始为居民拖水、送水,八百余矿泉水全部是我们搬运、分发,搬不了太远,我们就这样接龙着搬。我们都是女汉子。
我,努力做什么
在社区每天都很琐碎,哪家水管爆了会给我们打电话,哪家下水道堵了也要给我们打电话,就是狗把自家小孩儿吓到了都给我们电话,我们还要跑去看看。
44号打电话来了,你去看一下。接到信息,我立马朝金子路走去。可我并不清楚44号的具体位置,于是我打电话过去,“早上都打了电话,你现在还来看什么?”对方很不耐烦地在电话里说。我很疑惑:“那你说我现在到底还需不需要来。”“好嘛,你来你来,管他的,来看看”。走到那家门口,他们夫妻二人一起跳出来很凶的说:“你来看嘛,这是不是人过的日子,一天到晚河里漂的都是黄的、黑的粪,今天硬是臭得屋里老年人都吃不下饭了,我们都经历三届书记了,每次都说要整要整,天天糊弄我们。”我憋着气忍着没吐,按他们的指引凑近河道去看,奔涌的河水夹带着各种的污秽物,心里直是翻腾。虽然有些受不了他们的态度,但看着这样的环境,心里也很是理解。我反复跟他们解释,玉龙河的污染,已经发改立项,目前正在设计阶段,请耐心等待,一定会彻底解决。
我们将情况向局党组作了汇报,党组书记、局长王新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协调联系社区州领导及相关部门,拟开挖几条横穿管道将污染物引入金子路污水管道,暂时解决居民困扰。目前,项目正在审批中。
社区无小事,我就这样工作在桂花园。不管生活多么琐碎杂乱,我都会将她扎成花儿,别在胸前。让幸福,在我们的桂园绽放。让我们,在弥漫的桂香里,成就彼此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