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患残疾到“专业果农” 利川夫妻俩圆了“家庭农场梦”

2020-05-28 07:39   云上恩施  

今春,在利川柏杨坝镇响滩村村民陆俊仙与妻子孙庭春一起打造的杰辉家庭农场里,十来亩春桃悄然挂果,一颗颗清中透红的春桃,圆润紧实,分布均衡地挂满了枝头,桃园里春桃特有的清香氤氲,香透心底。

“除了春桃,我们农场里其实还有李子、梨子、西瓜、葡萄跟冬桃,都好吃。经常有游客跟商户跑过来采摘跟批发。”陆俊仙跟妻子站在竹凉亭下,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他告诉记者,从2014年开始,自家农场培育出的梨子就深受青睐,成为万州等地的“抢手货”。虽然没有与外界签订固定的收购合同,但是依靠口口相传的好口碑与时兴的朋友圈推广等方式,杰辉农场产出的水果们仍然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陆俊仙告诉我们,今年虽然农场游客受疫情影响相较于往年要少,但仍然有不少人通过微信订货等方式来找他买水果,“以前最艰苦的时候都熬过来了,不存在说现在要‘投降’!会越来越好的。”陆俊仙笑着说,他对之后的生活充满了干劲。

据了解,陆俊仙与其妻子孙庭春均患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残疾,但夫妻俩却从未向命运低头,反而比一般人加倍努力地生活。在农场创办之前,陆俊仙与妻子一直在外面打工,工厂的流水线工作也好,细碎的零活也罢,夫妻俩都做过。后来,因为家中父母身体不好,又要照顾唯一的女儿,夫妻二人便辞工返乡,决定在“家门口”做出一番事。

“当时回来了其实很迷茫,不知道做什么。村干部当时见我回来了也很关心我,想帮帮我们夫妻俩。”陆俊仙回忆起刚回家乡的那一年,心中有些感慨,“后来我看到村里有人搞合作社,我就跟我爱人商量,决定办一个家庭农场。”

办一个规模不小的家庭农场对于寻常人来说也并不简单,更不用说是对于患有肢体残疾的陆俊仙夫妻二人了。但夫妻二人在好政策的帮助下,先是流转了数十亩荒山,开垦荒地,继而又进行了相关技术培训,贷款购买了不少果苗,至此,杰辉农场正式建立,夫妻二人勤勤恳恳一干就是六年。

农场建立伊始,陆俊仙夫妻只种植了七八亩梨子,后来又陆续种植了李子、春桃、冬桃、葡萄以及西瓜等品种,农场的占地面积与影响力也在扩大。如今杰辉农场的影响力已经辐射周边三个村庄,带动了周边多户村民也开始种植瓜果。

从身患残疾到能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的模范果农,陆俊仙夫妻俩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下一步,他们打算借着本地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的东风,结合农场的地理环境优势,打造成以“特色水果种植+生态观光采摘+民宿旅游”为主题的特色农家乐。

(云上恩施利川联通记者 周青帝 陈宫井田 责任编辑:朱晓涵 审核:孙跃)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