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下雪了~带你认识各种形状的雪花!

2019-11-18 10:07  

恩施下雪了

巴东绿葱坡的雪景

↓↓↓

建始的雪景


相信其它地方的雪景
也都在来的路上了
每年的雪景都激动人心
雪花的形状是如何形成的呢?



雪花的形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云层中的温度和湿度。要知道温湿度如何影响雪花的形状,就不得不提日本的一个物理学家中谷宇吉郎(Ukichiro Nakaya),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通过试验室培育雪花发现了不同雪花形成的规律,并制作了雪花形态图表。



雪花有哪些好看的形状?


1、雪晶最基本形态

这是雪晶的最基本形态。类似这样的雪晶个头通常很小,很难用肉眼进行观察。六棱柱状雪晶是绝大多数雪花开始时的样子,随后长出“枝杈”并形成更为精巧的结构。

2、普通棱柱状雪花

这种形状的雪花与六棱柱状雪花较为相似,不同的是,它的面装饰着各种各样的凹痕和褶皱。

3、星盘状雪花

这种薄薄的盘状雪晶拥有6条宽大的“枝干”,形成与星星类似的形状。它的面经常装饰着极为精细的对称性花纹。星盘状雪花在气温接近零下2摄氏度或者接近零下15摄氏度时形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雪花形态。

4、扇盘状雪花

这也是一种星盘状雪晶,所不同的是,在邻近的棱柱面之间长有独特的脊,指向边角。

5、星形松针雪花

这种外形的雪晶个头较大,直径通常可达到2到4毫米,很容易用肉眼观察。他们是所有雪晶类型中最受欢迎的一种,我们能够在各种各样的假日装饰物上看到他们的身影。

6、星形蕨草状雪花

树枝星状雪晶的枝干生有大量边枝,看起来很像蕨类植物。他们是所有雪晶中个头最大的,直径通常可达到5毫米或者更大。尽管是个“大块头”,但他们仍是单一的冰晶,由水分子首尾相连而成。滑雪时飞向膝盖的粉末状雪就是由这种雪晶构成。他们通常很薄很轻,能够形成一个低密度积雪场。

7、空心柱状雪花


                                                 这种雪花是一个六角形柱体,两端呈锥状中空结构,个头很小。


8、针状雪花

针状雪晶是一种身材“苗条”的柱体,在大约零下5摄氏度时形成。如果飘落在袖子上,你很有可能将他们误认为白头发。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雪晶形状便会从薄而扁平的盘状变成细长的针状,这也是它们最为奇妙的地方。迄今为止,科学家仍无法解释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

9、冠柱状雪花

这种雪晶首先长成短而粗的柱状,而后被吹进云层的一个区域并在那里变成盘状。最后,两个薄薄的盘状晶体在一个冰柱的两端生长,形成照片展示的冠柱状。

10、条枝杈雪花

这种雪花实际是由两片雪花组合而成,其中一片相对另一片进行30度旋转。类似这种的雪花非常罕见。

11、三角晶状雪花

在温度接近零下2摄氏度时,雪盘“生长”成被戳去尖角的三角形,此时,照片呈现的雪晶就形成了。三角晶状雪晶非常罕见。


一片雪花究竟能多大?

古人描述雪花大小的诗句也有很多,比如李白曾用“燕山雪花大如席”来形容燕山雪花之大,而白居易也在《雪夜喜李郎中见访》中写道“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将雪花比作鹅毛,如今我们也常用“鹅毛大雪”来形容雪之大。


然而雪花真的有那么大吗?事实上,单个雪花本身是很小的。不要说“大如席”的雪花科学史上没有记录,就是“鹅毛大雪”,也并不那么容易遇到。


一般情况下,我们能够看到的单个雪花直径一般在0.5~3毫米之间,这样微小的雪花只有在极精确的分析天平上才能称出其重量,大约3000~10000个雪花加在一起才有一克重。科学家曾做了个粗略统计,一立方米的雪里面约有60~80亿颗雪花,大约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数量(2017年底,世界总人口大约为75亿左右)。


雪花重量示意图


有研究表明,雪花晶体的大小取决于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温度状况。当气温为-36℃时,雪晶的平均面积是0.017平方毫米;当气温为-24℃时,平均面积是0.034平方毫米;气温为-18℃时,平均面积是0.084平方毫米,-6℃时,为0.256平方毫米,气温在-3℃时,雪晶的平均面积增大到0.811平方毫米。


通常我们看到的“鹅毛大雪”其实并不是一颗雪花,而是由许多雪花粘连在一起而形成的。这种情形一般发生在温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此时的雪花晶体很容易互相联结起来,这种现象称为雪花的并合。尤其当气温接近0℃,空气比铰潮湿的时候,雪花在下落过程中的并合能力特别大,往住成百上千朵雪花合成一片“鹅毛大雪”。因此,严格地说,“鹅毛大雪”并不能称为雪花,它仅仅是许多雪花的聚合体而已。

以上就是关于雪花的小知识啦!
天气寒冷,大家注意保暖防冻!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