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二等岩村:悬崖上的致富路

2019-06-25 11:24  

云上恩施报道(鹤峰通联记者 徐诚良 李畑)鹤峰有这样一个村,一面紧靠屏山岩壁,股股清泉自山间岩边飞驰而下。另一面紧邻一面陡峭的万仞悬崖边,磺厂和村部安置点邻崖而建。这就是位于下坪乡的二等岩村。

二等岩村85岁老人李戌姐,原来住在安置点附近的滑坡地带,生存条件恶劣。

“现在搬到这个地方了,不知道比原来住的地方好多少呢。我的子女们也不经常回来,现在大家都住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挺好的。”李戌姐边说边打理着菜园子。

“搬得出”已属不易,“稳得住、能致富”更难。要搬出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安置到一个新的陌生环境。如何才能让群众们安定下来?

二等岩的脱胎换骨,甚是惊艳。曾经靠煤吃饭的二等岩人竟已经搭上了生态的绿车,化矿山为果山。去二等岩的路上,沿路都是果木,冬桃园、梨园、猕猴桃园、蓝莓采摘园、樱桃园.....是名副其实的“花果山”了。蜕变的背后,离不开70岁的田登丰——一位“不消停”的老党员。

2012年,田登丰在村里谋划种植蓝莓。蓝莓种植要求严苛,土壤要求是pH酸碱度在4.5-5.5之间的黄壤或红壤,冬季气温不能太低,土地要向阳,通风条件要好……为解决土壤酸碱度问题,田登丰相继前往华中农业大学、宜昌鸭雀岭蓝莓基地学习。学成归来,他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成活率从50%到98%,产量从亩产10多公斤到300余公斤。

“荒山荒地闲着也是闲着,种上花卉苗木既能享受劳动的快乐,又能美化环境。”田登丰又萌生了新想法——建立红榧珍稀苗木示范基地。

结合二等岩村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特征,田登丰特地前往贵州、云南、恩施、来凤等地考察学习。

经过6年多细心栽培,现在,田登丰的园区共有花卉苗木300余种,总面积80余亩。在这80亩园区中,不仅有花卉苗木,田登丰还将天然山洞改造成藏酒窖、小瀑布、溪流等景观。用蓝莓赚的钱养树苗,用出售树苗的钱带动园区建设,用滚动式发展模式打造了一个“养生谷”:建游步道3公里,中途观景亭一座,200平方米的游乐广场在建,民俗、烧烤都已成型。

乡村要振兴,环境要治理。在村里召开乡村振兴座谈会时,田登丰自告奋勇,想用自己的种植技术助力乡村振兴。随后,田登丰开始走访了解村里对花卉苗木感兴趣的村民。

通过田登丰的努力,全村有5户人家跟着他走上了花卉苗木发展路。

一个个希望的果园,一个个喜悦的面庞。这个建在悬崖上的安置点,呈现出一片和谐兴旺的新气象.....


责任编辑:谭晓慧

主编:孙跃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