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开展脱贫攻坚"三大行动"促高质量脱贫

2019-06-19 09:37  

“组合拳”促高质量脱贫

—— 恩施市开展脱贫攻坚“三大行动”工作纪实

近日,恩施市崔家坝镇深入开展各类问题清零、帮扶质量提升、文明乡风引领“三大行动”,从户脱贫、村出列、“尖刀班”工作要求、帮扶干部走访要求、乡村环境整治等方面梳理,编写应知应会知识80问,全面提升帮扶质量。这是恩施市深入开展“三大行动”的一个缩影。

“拉网式”排查,促各类问题清零

连日来,板桥镇组织驻村领导带队,率“尖刀班”成员集中走访,通过与群众座谈,梳理出3个清单:一份惠民政策明白卡,一份问题清单,一份满意度调查表。

差什么,补什么,对照户脱贫、村出列标准,开展“拉网式”排查。紧盯标准,恩施市全面排查户脱贫“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和村出列“三率一度”、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情况。对照工作差距,分层推进问题清零销号。消除问题存量,控制问题增量,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同时,着力解决对整改工作重视不够、安排不实、落实不力、工作漂浮、整改流于形式等问题。

新塘乡创新工作机制,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类问题清零。该乡整合13个村(居)的精锐力量组成工作专班,深入4796户贫困户家中开展问题排查,协助村(居)“尖刀班”制订完善户问题清单和村问题清单,确保问题找准、找实、找透。同时,加强跟踪督办,对排查出的个案问题,边查边改,举一反三,确保真整改、真落实。

以点带面,帮扶质量全面提升

“安全饮水达标的标准是什么?‘三大行动’的内容是什么?”4月25日,盛家坝乡组织11名村(居)书记进行闭卷考试,以考促学,以点带面。

恩施市采取“明确学习内容+分层级开展培训+多形式组织考试+针对性交流学习”的学习套餐,全面提高帮扶能力和帮扶质量。看亮点、学经验,晒实情、比成绩,摆问题、明举措,比学赶帮氛围浓厚。

4月17日,恩施市委办公室驻白岩村“尖刀班”成员张珑瀚和帮扶干部王波前往芭蕉侗族乡卫生院,看望住院治疗的贫困户陈孝银。

该市明确要求驻村干部,村民婚丧嫁娶必须到场,村民因病住院必须走访,村民之间发生矛盾纠纷必须走访,村民子女上大学必须走访,村民应征入伍的必须走访,村民有特殊困难的必须走访。

开群众会,话家常,为群众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缚、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能力上解乏,群众获得感增强了,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多措并举,引领乡风文明

4月19日,板桥镇启动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以公路沿线、河岸沿线和村委会阵地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向周围辐射;4月23日,芭蕉侗族乡高拱桥村民族小学全体师生走上街头,开展“清洁家园,我们在行动”志愿服务……恩施市全面推进“四改四化”(改厨、改厕、改圈、改线,美化、绿化、净化、亮化),村庄颜值再度刷新,村民综合素质有效提升。

4月26日,恩施市正式启动为期三个月的文明乡风引领行动。

5月10日,恩施市人民法院流动法庭在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大庙村公开开庭,审理一起子女拒不履行赡养老人义务的纠纷,通过身边案例向广大群众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坚持党建统领,持续开展“五佳五好”评选,让村民有气质;抢抓精准扶贫大投入契机,推进公共服务配套建设,让群众有兴致;村级道德理事会,实行“党支部+道德理事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开展村民文明素质宣传评议,让道德有准绳。

目前,该市上下正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和决心聚力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记者 童秀清 通讯员 邹明镇)

责任编辑:谭晓慧

主编:孙跃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