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 (通讯员 秦双 袁延泰)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全州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5条,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清江、酉水等9条河流,在州境总长度1154公里,总流域面积21801平方公里。为了建设一个美丽和谐、蓝天碧水的绿色家园,多年来,恩施水文人一直在用忠诚与担当默默地守护着这一片水域,兢兢业业、求实创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专业人做专业事
恩施州水文局水环境监测分中心是致力于水质检测的专业机构。始建于1964年,当时名称为“鄂西自治州水文分站水质分析室”,1994年更名为“湖北省水资源水环境监测中心恩施分中心”,2009年改为现名“湖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恩施分中心”。1997年首次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成为湖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的网点之一,并于2002、2007、2010、2013、2016年先后五次通过定期复查评审。分中心现有连续流动分析仪、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仪、原子荧光仪、红外测油仪等高精密分析仪器及多参数分析仪、COD快速测定仪等应急监测设备100台(套),监测范围覆盖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大气降水、污水及再生水等五大类73项检测参数。现有在编检测人员12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5人,助理工程师3人,均为大学及以上学历,是一支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年轻队伍。
走过五十多个春秋,分中心一直秉持“科学公正、质量为本、服务高效”的质量方针,对州内各主要河流、水库、供水水源地、排污口、水功能区、省界水体等进行监测及评价,为恩施州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规划提供了基础依据,并多次为突发水污染事件进行应急监测、为水事纠纷案件进行仲裁监测。仅2018年,分中心对恩施州内各主要河流、水库、供水水源地、水功能区、排污口及其它委托检测就达1800余站次,发布恩施州、县市水功能区水质通报及主要河流水质简报63份。通过历年来对各种水体水质及清江上游水生态的持续监测,可以科学、清晰地判断这些水体水质的污染程度及发展趋势,为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治理水环境污染提供了及时、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
敬业奉献是立身之本
水质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公正性,是监测工作的生命,是做好水资源保护的前提和保障。分中心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文件”的各项要求,为确保达到质量目标,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不定期组织监测员集中学习各种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事业心、责任心,使质量二字深深扎根在每一位检测人员的心里,落实到检测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恩施州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山大人稀、河流众多,大部分采样点路途遥远,特别是不经常监测的断面,更是地处偏僻没有路,监测员们只能自己开辟一条新路,因为他们相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每一次,他们都历经艰难,来到河边,冒险取样。为了能够及时将水样运送到中心样品室,经常半夜还在路上奔波,只为得到一个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良好的生态是人类发展的基础,美丽的绿色是人类共同的期盼。2015年起,为了摸清清江上游段水生态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同时也为探索制定河湖健康评价体系收集第一手资料,恩施州水文局不断强化“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意识,积极落实湖北省生态水文监测试点单位责任,为建设生态文明出实招、出硬招。在清江上游设置10个生态监测点,在常规水质监测项目基础上增加了生态水文监测指标14项,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生态监测。除此以外,在常规生态监测的基础上,增加生态监测指标10项,坚持每年开展4次生态调查。他们将这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与水文人的使命担当紧紧相连,贡献了水文智慧和水文方案。
她们为恩施水文代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保护好水资源,就是珍爱生命。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其中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水环境监测则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恩施州水文局水环境监测分中心就是这样一支把脉辖区内水质详情的专业队伍,秦双是这个专业队伍中的优秀代表。
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世界环境日前夕,恩施州水文局应恩施州电视台邀请,选派优秀水文监测员、最美女高级工程师秦双参与拍摄了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宣传片。站在拍摄地、清江的发源地——齐岳山下清江源,秦双动情的说:“这是我第176次来到清江的源头采集水样,做水文监测二十多年了,保护好水资源从源头开始,用心做好每一次水文监测,是我们水文人一代传一代的事情”。
从秦双灿烂、自信的笑脸上,观众读出了水文人的专业、水文人的坚持、水文人的初心与水文人的坚守。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须有为”,曾经默默无闻的水文工作在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及社会公众也越来越想了解水文、关注水文,恩施水文不断在各大新闻媒体、网络上亮相,既体现了政府部门、人民群众对水文工作的认可,也预示了社会各界对水文工作的更大需求。
“流年笑掷、未来可期”,恩施水文人将牢记初心和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科学严谨的态度,拥抱新时代,做出新作为,为恩施州早日建成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全国先进自治州,为建设美丽恩施,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谭晓慧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