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市民王女士拨打本报热线电话,称州城黄泥坝东方电器旁一家纺店从数月前就打着“不干了,清仓倒计时最后几天”的广告语,但直到现在仍然还在“大甩卖”。王女士表示,她在该店花费150元购买了一床蚕丝被,但买回家后朋友告知其购买的并不是真的全蚕丝,王女士拨打“12315”平台进行了投诉举报。
5月30日,记者从恩施市市场监管局舞阳坝工商所获悉,当天执法人员对该家纺店进行了二次走访和调查,核实该店在5月底门面到期属实,由于王女士所购买的同款蚕丝被已售光,送检取证无法进行,“我们对于存在广告用语模糊、不规范以及诱导消费者的情况,会责令店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清仓甩卖最后几天”持续数月还在“甩卖”?
王女士家住黄泥坝东方电器附近,今年年初,附近一家纺店打出“不干了,清仓倒计时”的广告语。“我路过几次,从1月到5月都接到过传单,始终都在清仓倒计时。”王女士说。
图一
图二
记者从王女士出示的一张传单上看到几排鲜红的彩色大字“恩施大事件,原罗曼罗兰不干了,紧急清仓,1月12日上午9:00开闸放水。”另一张传单上印着“4月11日锁定关门”,第三张传单上印着“5月31日不用再来,不再开门!”王女士称,她在该店花费150元购买了一床蚕丝被,但买回家后朋友告知其购买的并不是真的全蚕丝。
5月28日,记者来到黄泥坝东方电器旁,一眼就看到该家纺店门上挂着“家纺店不干了,不干了,彻底不干了”醒目字样的横幅(图一)。店内的天花板及货架上挂满了“见证底价奇迹”“最后几天倒计时”等广告促销海报(图二),店内10多位市民正在挑选家纺用品。
“我们店5月底就要关门了,这个水洗棉的被子,现在只要130元。”店员正在向一位询问价格的女士介绍。
旁边一位大妈笑着说:“好几个月前就看到说马上要关门了,怎么这么久了还没关门。”
该店员介绍,店内目前还剩为数不多的蚕丝被,由于做工和进价成本不同,价格从300元到400多元不等。“这个原来折后价是1299元,因为马上要关门了,所以现在亏本处理300元。”店员指着一床吊牌上写着“全棉蚕丝3500克,统一零售价3880元”的蚕丝被说,保证100%全蚕丝。
“之前100多元的蚕丝被卖完了,我还想买一床的。”一位大妈摸着一床蚕丝被说,自己之前在家纺店做过销售,“里面可能有真蚕丝,但不一定是全蚕丝的,但这个价格还算划得来。”
市场监管部门:警惕商家虚假打折等变相营销
5月30日,记者从恩施市市场监管局舞阳坝工商所获悉,因为接到王女士的投诉举报,当天执法人员对该家纺店又进行了二次走访和调查。
“4月22日我们第一次去的时候发现该店没有《工商营业执照》,我们责令其整改后该店办理了证照。”该所执法人员介绍。
经调查,该店原店面是一家家纺店,关门后临时出租给另一人进行清仓处理活动,现在的店主是湖南的,他们就是全国各地到处进行清仓处理,本来计划卖几天就走,但销售情况好就会多卖几天,所以就出现了一直在倒计时甩卖的情况。
经调查,执法人员核实到该店在5月底门面到期属实,由于王女士所购买的同款蚕丝被已售光,送检取证无法进行。“我们对于存在广告用语模糊不规范以及诱导消费者的情况,会责令店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执法人介绍。
恩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提醒消费者,面对高折扣、高额返券等诱惑,应保持谨慎心态,谨防虚假打折。参与活动前,要详细了解清楚活动规则,特别要留意商家的促销信息、时间范围、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等,注意售价是否与标示的优惠幅度相符,避免掉入“券中券”“循环消费”的圈套。
同时,每逢节假日都是商家进行打折促销的时节,消费者在购买相关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应注意要按需购买产品,不因打折优惠而随意下单;读懂、看清商家打折、买赠等促销活动的规则,注意保留相关凭证;理性选择折扣商品和赠品;谨慎选择预付式消费类产品。
发票等购物凭证是消费者与商家发生消费纠纷后,依法维权的重要凭证,广大消费者应注意保留购物发票、小票等有效购物凭证,发生消费纠纷应及时依法理性通过正规渠道维护自身权益。(记者 陈航 通讯员 李玉兰 尹应华)
来源:恩施晚报
责任编辑:谭晓慧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