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恩施土豆走出大山走向世界”——201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暨世界硒都(恩施)马铃薯博览交易会现场参观侧记

2019-05-29 10:23  

记者 黎袁媛

蓝天白云下,紫的、白的土豆花儿点缀在绿色的叶子间,顺着山坡铺下来,高低错落,在山谷中拼接成一条美丽的花毯。漫步其中,香风拂面。

这里是恩施市三岔镇鸦沐羽村马铃薯绿色栽培示范基地。当天,这里迎来远道而来的嘉宾——参加201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暨世界硒都(恩施)马铃薯博览交易会的近800名嘉宾。

“太美了!”“第一次看到紫色的土豆花!”“田块管理得很好!”嘉宾们赞叹不绝,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手机拍照留影。“这个品种产量怎么样?”“施的什么肥?”“需要多少人进行田间管理?”一个个问题接二连三抛出来,有的嘉宾甚至蹲下抓起一把土,细细观察土壤。

鸦沐羽村海拔1000米,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是典型的二高山,加之邻近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具备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种植条件。目前,全村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1500亩。

“怎么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疫?”嘉宾提出疑问。

州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李求文介绍,恩施州作为湖北省最大的马铃薯主产区,立足世界硒都的生态资源和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的科技优势,按照“恩施土豆”品牌生产规范和“恩施土豆”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推广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建立了全国最大的马铃薯晚疫病预警防控体系,提供最佳防控时期和防控方案,实施全程绿色防控,从源头保证“恩施土豆”地理标志产品品质。

在恩施硒土豆商品化处理中心,嘉宾现场观摩了这套预警系统。系统可以自动采集、分析数据,无缝接入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可以随时随地监测和掌握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并以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共享晚疫病分析数据。据介绍,该系统对晚疫病发生的预测准确率在97%以上,能准确预测出最佳药剂防控时间及后续用药时间,从而节省用药成本及人工费用,为马铃薯安全生产、绿色防控保驾护航。

当天,嘉宾一行还走进位于三岔镇天池山的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及利川市团堡镇四方洞村马铃薯生态化生产示范基地和利川民宿体验馆等地。嘉宾对我州的马铃薯科研能力、产业发展和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连连点赞。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中心粮食技术处副处长、推广研究员汤松说,恩施马铃薯科研起步早,品种选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今后,如果引进小农机,进一步降低种植人工成本,一定会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相信马铃薯产业一定会对恩施人民脱贫致富发挥巨大作用。

看到基地的喀斯特地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马铃薯育种专家陈勤非常感慨:“对恩施这样的山区来说,土地非常宝贵,发展产业非常不容易。恩施州能有这样大的土豆种植面积,很难得,从中可以看到恩施人民的勤劳和政府发展产业的决心。发展产业必须打造品牌,品牌必须要有特色。硒就是恩施土豆最大的特色,这个关键点抓得非常好。祝愿恩施土豆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来源:恩施日报

http://szb.enshi.cn/esrb/html/2019-05/28/content_179199.htm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孙跃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