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 盖房子 种药材 养鸡,这位恩施老人在大山深处干出大成绩

2019-05-28 18:32  

朱以斌掏出钥匙,打开锁,小心翼翼地从木箱里拿出两本荣誉证书。2018年度,他被评为“建始县脱贫之星”和“花坪镇脱贫之星”。

朱以斌,今年63岁,建始县花坪镇漆潦村二组人,住在海拔1500多米深山老林中,可以说是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公路不通,挑水要步行上坡500米,电线杆全部是木杆的,周围几公里没有一户人家,出个村走都要走1个多小时。

2014年之前,由于儿子患有肢体和听力残疾(二级),女儿也刚刚外出务工,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家里的条件十分困难。当年,朱以斌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工作队多次劝他搬出大山,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都被他拒绝了。

“我住在这里,山大田多,空气好,光靠国家救济永远不可能摆脱贫困,还是要靠山吃山,自食其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

儿子肢体上存在一定缺陷,听力也不好,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他热爱学习,掌握了水电安装的技能,在镇上从事水电安装工作,补贴家用。儿子住在镇上,老伴儿和女儿外出务工,朱以斌孤独一人,以山为伴,与田共“舞”。

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朱以斌修通了一公里的砂石路,建好了房子,改造了电网,新建了储水池。2017年,在精准扶贫工作队员的鼓励和支持下,朱以斌开始发展产业。种植贝母3亩,银杏2亩,还养了2头猪,7只山羊,年底收入就达到两万多元,朱以斌越干越有信心,越干越有劲。

今年,朱以斌种的贝母发展到6亩,养了2头猪和8只羊。种的5亩五倍子开始挂果。看到土鸡发展前景不错,朱以斌毫不犹豫地在屋旁建了一个小型鸡栏,买了100多羽鸡苗,准备大干一场。为了能够养好这些鸡,朱以斌花800元安装了无线网络,在网上学习养鸡技术,还建了一个药材种植群,经常在群里和药材种植户交流贝母、五倍子的种植、施肥和管理经验,鼓励和指导邻居发展药材。

每当被问到一个人做这么多事怎么忙得过来时,朱以斌总是笑呵呵地说,“人只要身体好,一天闲着怎么行,总要做点事出来啥,靠国家养着不好意思。”

朱以斌靠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大脑,掌握了技能,甩掉贫困帽,当上脱贫之星,“走红”脱贫路。(云上恩施建始通联 张贵锋 侯康 吴昊 颜龙)

来源:云上恩施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孙跃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