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镇里的一纸规定,让我省去了三四万元...”

2019-05-20 16:53  

云上恩施报道(巴东县记者 向园梦)今年4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对拟命名的12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了公示,巴东县光荣上榜。“巴东县要坚定不移地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创出成效,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巴东县委书记单艳平表示,要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的发动和宣传,造舆论、树正气、鼓干劲,唱响新时代主旋律。

因为创建,所以美丽。截至目前,巴东已成功摘取“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湖北省森林城市”桂冠,演绎了山城文明蝶变的华丽转身。

为让“文明之花”更加枝繁叶茂,巴东把“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坐标聚焦人民群众,以提高整体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净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文明素质为根本,凝聚社会正能量,在全县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让50万巴东儿女成为文明创建的参与者,共建共享宜居、宜业、宜游的文明新山城。

全民共创共建 党政军民拧成一股绳

“创省级文明县城,党政干部齐参与。”为打响全域、全民文明战,巴东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各单位、各乡镇4800多名干部职工每周五深入到各主要路段,常态开展以文明出行、扫干净、摆整齐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劝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

每个人都是文明的代言者和践行者。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的参与是创建成败的关键。

在学校举办“小手牵大手共创省级文明县城”专项活动,在机关、在社区常态化组织开展“道德讲堂”“文明劝导”“门前五包”,开设 “周一大曝光·周四看整改”专栏,曝光不文明行为,组织开展“微镜头走街头进村头”活动……巴东县利用电视、微信、电子显示屏、公交站牌等进行全方位宣传造势,普及创城知识,动员社会力量抵制社会陋习恶俗,推动“政府创”向“大家创”、“要我创”向“我要创”的改变。

“嘀,老年卡。”在新能源公交202车上,一位老人缓缓地走上车,一青年立即让出座位,“微镜头走街头进村头”拍摄组定格这一美丽瞬间。

如今,在巴东,行人过斑马线时,机动车都会减速或者停车。没有交通信号灯、没有交警执勤,司机们“礼让斑马线”在巴东的大街小巷轮番上演。“我在斑马线上停车时,行人对我微笑点头致意,心情顿时舒畅无比。”“斑马线上车让人,过马路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斑马线成为共同守护的“文明线”。

微笑服务好榜样赵红、宋丽娟,礼让斑马线好榜样徐平、谭刚、谭云甲……每个人都真正成为创建的主角。新时代、新气象,文明之花正在巴东璀璨绽放。

规范文件出台 红白喜事操办有标准

“镇里的一纸规定,省去了三四万元。”这是野三关镇木龙垭村村民王正军没想到的。在这之前,王正军准备给孙子办一场气派的满月酒,他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不能比别人差,酒席至少要摆30桌,再加上搭舞台、请戏班等,这茬事儿办下来,少说也要三四万元。

“2018年12月24日,野三关镇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整治“无事酒”弘扬乡风文明的倡议。红白事不提倡大操大办,不许整“无事酒”。村里根据镇里的文件,也制定相关规定。”村书记张爱军找到他说:“这是好事,咱们这满月酒一切从简。”

王正军一家都是普通的农民,家里种着几亩地,儿子在外务工,虽然近年来日子好过了,但家里大部分的收入都用来盖了新房,又在村里的合作社入了股。

“我们原本就想节俭办,自家人一起吃个饭就好,但总是碍于情面,也怕被人瞧不起。‘新规定’给我递来了台阶,我当然支持。”王正军感慨地说。

“过去有红白喜事时,村民‘宁穷一年,不穷一天’,东挪西凑也要讲排场、撑面子,互相攀比,谁家都不愿被比下去。一桌酒席动辄几百元,一桩事办下来至少要花费一两万元,挣的辛苦钱瞬间被折腾完了不说,有的还靠借钱撑场子,你来我往“走人情”,让不少家庭苦不堪言。”在野三关镇党政宣传、统战委员李权章看来,这种攀比不仅增加了村民负担,也丢掉了农村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对这些陋习,村民们也很有意见,但在攀比的氛围里身不由己。去年年底村里开始推行移风易俗,我们就找到了一个改变方向,就是坚持两个办法:一是村‘两委’统一认识,强力推;二是党员干部带头。”野三关镇木龙垭村村书记张爱军说。有了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村民也渐渐跟着“效仿”起来。

讲好巴东故事 榜样力量引领新风尚

帮山村孩子快乐成长,扎根大山深处的青年教师袁辉;风雨47年敬老不歇,用行动诠释孝道真谛的六旬儿媳李银秀;贴钱贴物、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湖北省优秀村支部书记,“中国好人”王祖华;勇救落水女子的“飞身哥”谭建华……巴东文明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佳话。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陈卫浩夫妇用忠孝让重病母亲的身心得到康养,用义举抚养哥嫂留下的三个孩子,用善举帮扶周围的贫困户发展白茶,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

为使民间道德模范发挥引领作用,巴东积极开展“巴东最美系列”“巴东道德模范”评选等系列活动,并利用双宣讲、“微课堂”等平台,组织巡回演讲1000余场,广泛宣传凡人善举,打响巴东“最美”品牌,发挥“最美力量”,让巴东的“最美”之花遍地绽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山城生根发芽。

国家级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单位各1个,“中国好人”4名,省级文明村镇5个、文明单位18个,“湖北好人”8名、荆楚楷模3名……在文明和陋习的博弈中,让榜样说话,全民代言文明,创建的动力让巴东一天一个样。

纵观当下,从县城到12个集镇到322个村(社区),河清、山绿、路畅、街净,交通秩序井然,市民文明礼让……巴东的美,不止在风景,更在人心,山城文明蝶变之旅没有终点,建设文明富美巴东,永不止步。

来源:云上恩施巴东通联

责任编辑:董晶菁

主编:孙跃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