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情况将被一票否决!恩施州这项考核评定方案正式出台

2019-05-12 15:06  

打造“洁、绿、亮、美、畅”的美丽恩施新形象,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内容,近日,恩施州“六城”同创指挥部发出通知,全州“美丽乡镇”“美丽村庄”“环境卫生问题突出乡镇”“环境卫生问题突出村”考核评定方案正式出台。

那么,问题来了

“美丽乡镇”“美丽村庄”

怎么建???

恩施州“美丽乡镇”评定标准

一、“ 美丽乡镇”评定标准

(一)科学规划。做好乡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集镇控规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成区内无未批先建,乱搭乱建行为。

(二)产业发展。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开发观光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文化旅游等特色旅游品牌,构建乡村旅游产业链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就业渠道;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能手、产业大户;每年组织1-2次农业技术培训,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农业技术和发展能力。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产业,辖区50%的村庄有茶叶、烟叶、药材、蔬菜等支柱产业。

(三)生态宜居。乡镇集镇按照3A级景区的标准规划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完善集镇功能,打造特色小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建立和完善“户分美、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和分级负责、全面覆盖、无缝对接的运行管理体系,农户房屋周边环境整洁、干净、有序,加快推进“厕所革命”;严控矿山砂石开采,推进生态河道、矿上复绿、小流城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乡镇街道商店门牌规范统一,无出店或占道经营,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停乱靠、乱贴乱画、乱牵乱挂等现象;辖区内通村通组公路全部硬化,农村电网改造全面提升,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完善;农户均用上洁净水,改厕入户率达50%以上,沼气、太阳能、液化气等清洁能源使用率达50%以上;公共服务事业全面发展,学校、医院、幼儿园、敬老院、农贸市场、便民服务场所、文体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四)乡风文明。积极开展社会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城”同创宣传氛围浓厚,常年组织家德、家风教育活动,群众知晓率高;乡风文明,民风淳朴,健康向上的生活和娱乐方式蔚然成风。业余文化活动活跃,积极开展法律宣传、健康科普和群众性文化活动;订立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推动移风易俗,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辖区内本年度内无整“无事酒”现象。

(五)社会治理。加强党支部建设,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廉洁奉公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在群众中威信高,干群关系融洽和谐,强化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完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规范村“两委”职责和村务决策管理程序,加强对村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建立“村级版”权利清单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民族关系和谐,妥善处置群众矛盾和纠纷,各民族团结互助、关系融洽、民风良好,无越级上访现象;乡镇社会治安良好,无恶性刑事案件,无黑恶势力,无传销、邪教活动。

二、否决条件

(一)本年度内被评为州级“环境卫生问题突出乡镇”的不得申报推荐。

(二)按照脱贫规划,末完成年度脱贫任务的不得申报推荐。

(三)有党建、综治、计生、环保、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一票否决”情形的,不得申报推荐。

恩施州“美丽村庄”评定标准

一、“美丽村庄”评定标准

(一)发展美。经济产业结构合理,产品特色鲜明,有支柱主导产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村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发展致富能力较高。

(二)生活美。村民安居乐业,生活宽裕美满,村庄主要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

(三)环境美。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环境卫生较好,推进乡村清洁工程,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群众爱护环境卫生意识强,严格落实“三禁三治”和“河长制”,地表、水体无残留垃圾,无垃圾乱扔、禽畜乱跑、柴草乱堆、污水乱排等现象。

(四)人文美。村班子管理民主,干群关系融洽,村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社会治安良好,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邻里关系融洽,民族关系和谐,村级文化活动场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文娱活动健康。

(五)风气美。开展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活动,订立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不整“无事酒”,积极推进文化小康建设。

二、否决条件

(一)本年度内被评为州级“环境卫生问题突出村”的不得申报推荐。

(二)按照脱贫规划,未完成年度脱贫任务的不得申报推荐。

(三)有党建、综治、计生、环保、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一票否决”情形的,不得申报推荐。

如果乡镇、村存在这些问题,小心被拉入黑名单!

“环境卫生问题突出乡镇”评定标准

(一)环境卫生。是否将环境卫生治理纳入城乡规划,是否建立长效保洁工作机制,农村“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是否建立;建筑工地管理、扬尘治理是否采取有效措施;乡镇集镇是否采取“禁鞭”措施;街道、河道、居民小区等卫生环境状况是否明显改善。

(二)容貌管理。店面广告管理是否规范,“牛皮癬”治理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流动商贩是否加强管理;亮化、美化、绿化、净化措施是否落实;城区“门前五包”制度是否有效落实。

(三)市政设施管理。集贸市场、公厕、停车场、客运站等设施是否完善:市政设施是否正常使用;城市井盖整治、弱电整治、人行道整治是否加强。

(四)交通秩序管理。红绿灯、道路标线、标识是否正常使用;文明志愿劝导活动是否有效开展;城区交通组织水平明显提升。

“环境卫生问题突出村”评定标准

(一)工作机制。是否将保洁工作纳入村规民约,是否建立村级保洁工作机制,机制是否正常运行。

(二)环境卫生。村集镇及通村通组道路等是否存在白色垃圾,是否存在乱倾乱倒,农户房前屋后是否整洁干浄,是否存在随意晾晒、乱堆乱放现象,道路行道树无人为毁损现象。

(三)设备设施。村庄公共区城、聚居区和农户房屋前是否设置垃圾收集设施;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50%;城区推广清洁能源,餐馆及家庭不使用燃煤燃料。

(四)河道管理。是否落实“河长制”,无污水直排河道,河道无白色垃圾及其他垃圾,无绿化损毁,无乱搭乱建。

评定方式

(一)“美丽乡镇”由所在县市“六城”同创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推荐,每年12月份报送至州“六城”同创指挥部办公室,州“六城”同创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县市推荐情况,采取査资料、听汇报、实地查看、测评座谈、采集图片视频资料等形式,进行实地考核和综合评定。

(二)“美丽村庄”由各县市“六城”同创指挥部办公室组织考核评定,每年12月份报送至州“六城”同创指挥部办公室。

(三)“环境卫生问题突出乡镇”由州“六城”同创指挥部办公室聘请第三方机构暗访考核,综合评定。

(四)“环境卫生问题突出村”由各县市“六城”同创指挥部办公室组织评定,每季度次月上旬报送至州“六城”同创指挥部办公室。


来源:恩施电视台

责任编辑:董晶菁

主编:孙跃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