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是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
在医院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他们接触患者的时间远超于医生
5▪12国际护士节
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她的护士工作专著,成了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
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国际护士理事会1912年将她的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以激励护士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
在节日到来之际
恩施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发来对全州
护理工作者的慰问
致全州护理工作者的慰问信
全州广大护理工作者:
在这繁花似锦的红五月,我们迎来了第108个“5·12国际护士节”,值此节日来临之际,恩施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向全州护理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向昼夜奋战在临床一线、为守护群众健康默默奉献的白衣天使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曦奋起,戴月披星,在日常繁杂的医疗护理工作中,在重大突发事件、疾病流行和人民健康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到处都有护理工作者奋斗的身影。全州广大护理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从满头青丝到华发催生,默默付出,无私奉献,为挽救生命,抚慰患者心灵,忠诚履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曲不平凡的生命赞歌!你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值得社会尊重并受到大众拥戴的白衣天使。
今年护士节的主题是:“引领之声——人人享有健康”。希望你们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肩上的使命和担当,不忘初心,把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命生活质量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在南丁格尔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指引下,努力为患者提供诚心、爱心、耐心、细心的服务,为推动恩施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祝全州广大护士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进步!
恩施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5月9日
来看看我州护理工作者的倩影
这些照片对于全州广大
护理工作者来说只是冰山一角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护士的工作状态
究竟是怎样的
↓↓↓
儿科护士
作为儿科护士,被家属质问甚至挨骂的几率都很高。孩子生病、全家着急,如果看病时不顺利,难免会冲动发火,儿科护士们大多理解家属心疼孩子的心情,就算被误解也能尽量平心静气面对。
资料图
为了尽量安抚患儿以及家长,儿科护士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护理知识,更需要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安抚、疏导,还要传递给家长必要的疾病与护理常识,劝说他们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
新生儿科护士
与儿科不同,新生儿科一般只接收未满28天的超低龄的“宝宝级”患者。为减少感染几率,宝宝的亲人均不能进病房陪伴,因此,在新生儿科病房里的护士,除了对每个宝宝进行疾病的护理,生活护理也要全权负责,他们既是护士,也是临时“妈妈”。
对新生儿护理的细致必须无处不在。例如早产儿,必须尽量模拟子宫内环境,护士们从细节出发,说话走路都必须用最低音量;每个暖箱都会用遮光布盖上,减少光线的刺激;宝宝睡的床垫,用厚厚的床单做成“鸟巢”的样子……
由于新生儿宝宝十分脆弱、易感染病菌,护士们每接触一次宝宝就要洗一次手,接触完之后,还要洗一次,每天要洗上百次手。
ICU护士
在ICU重症监护室,每一位患者的情况都很危重凶险,充满生与死的考验。这里的护士往往都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心理适应,才能变得成熟和老练。
ICU的护士除了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医学护理,还要负责照顾患者的生活,包括饮食、二便……患者也许因为昏迷对护士的照料无从感知,家属因为不能进入ICU也看不到护士工作的日常,因此他们的工作大多是默默付出,无人知晓。
而EICU,又称急诊重症监护室,是医学和死神反复抗争的主“战场”。在这里,对护士们的护理要求多达上千条,甚至已具体到每个动作。每当有病人送进EICU,护士们就要像不停息的陀螺一样给昏迷中的病人翻身叩背、雾化吸痰、擦洗导尿……
左图 EICU护士在帮患者擦洗身体。
右上图EICU护士每个小时都要详细记录一次患者的心率等情况。
右下图 EICU护士在给患者配置鼻饲流质食物。
来源:经济日报
介入导管室护士
最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几乎每家大医院内都成立了导管室。导管室主要是做介入手术——借助X光照射显像,医生能为患者进行微创的精确手术,大大降低病人的痛苦和风险,但医护人员却要在辐射环境下操作。
为了自我保护,做介入手术时,医生和护士都必须进行“全副武装”:穿上约40斤的铅衣。
在手术过程中,一些导管室护士需要离开处于隔离状态的手术室,跑向设备间拿器材。为确保手术完整、快速的进行,身穿铅衣的护士每天需要站立8小时、来回奔跑近万步。
身着40斤的铅衣,奔跑着的介入导管室护士
来源:中国经济网
感谢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
国际护士节,对他们说声辛苦
也请给予更多尊重和理解
在这里
让我们祝愿
所有的白衣天使节日快乐!
(视频由中山市卫健局出品)
笔芯
责任编辑:董晶菁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