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博硕村”
北京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
▼
燕子镇新行村
在鹤峰燕子镇新行村,迄今为止已经走出了30多位博士生和硕士生,其中,许多还是国家重点名校,甚至还有的是从国外留学归来,新行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博硕村”,这些山旮旯飞出的“金凤凰”现在大多在国家重要部门任职。
这个大山深处的博士硕士高产村究竟有什么“秘籍”?
▼
博硕之家:好家风
春末,新行村仍然花开烂漫,空气清新,行走其间,一座座古朴民族的土家楼房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口都栽种着各式各样的花花草草,覃远军家就在新行村的通组公路边,据了解,覃远军家一门有三个博士一个硕士。
小儿子覃延锋和儿媳谢梦杨都是博士,大儿子的儿子女儿一个是在读博士,一个是在读硕士。
谢梦杨是四川人,获得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金融博士学位。每逢过年过节,她总要带着她的四川家人、亲戚朋友一道来到新行村探亲。“我是新行村的!”每当有人问及她是哪里的时候,她总是那么自豪的回答,新行让她留恋、引以为傲。
覃文聘是覃远军的孙女,是覃远军大儿子的女儿,因叔父、婶婶、哥哥都是博士学位,令她十分羡慕,从空军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又继续攻读硕士。
覃远军家一门的三个博士,一个硕士,成为了当地的美谈。
▼
“平常我们做父母,做爷爷奶奶的,无论是对儿子还是孙子都严格要求,他们能走出大山,相继获得博士学位,我们很欣慰”覃远军笑着说到。
今年73岁的覃远军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和家人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不管有多困难,都必须让孩子上好学,正是这种坚持和严格要求,让他的儿孙们陆续飞出深山。
“书香”文化:崇尚文
这里的村民都是资深藏书者,仅该村7组就有藏书数万册,向启君藏有2000多册,向军2000多册,向启尧1000多册,田长胜500多册,已故老人鞠干臣古书籍、三国、水浒、说岳等画册、手抄本山民歌达万册。
向宏建是新行村农家书屋管理员,2001年,他自掏腰包买了500多本科技书,在家中办了个简易书屋。在他的努力下,鹤峰县文体局、图书馆送来2000多册图书,一个占地十几平方米的“科技信息服务站”建成了。在这之后10多年间,向宏建陆续自投资金10余万元,将书屋面积扩大到500平方米,农家书屋的总存书量达到1.5万多册,光盘400多张。在扩展农家书屋的过程中,向宏建还得到了省、州、县各级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成为全县一流的农家书屋。
这些年,他先后两次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表彰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个人”;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全国科普致富带头人”,被省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湖北省十大最美读书人”。
鞠明彩,是新行村一位靠种田、养猪、养鸡度日的满族农民。可他居然在繁重的劳动之余,痴迷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和名字经常出现在一些期刊上,他加入了鹤峰县作家协会,大家都尊称他“农民作家”。
事实上,不只是新行村,整个燕子镇向来文化气息浓厚,培养出了一大批有才之士。
激励政策:奖优生
今年70多岁的覃远军老人告诉记者,家里之所以已经出了三个博士,一个硕士,原因在于:一是榜样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二是村里读书的氛围好,对教育很重视;三是国家优惠政策激励。
覃远军的孙子孙女考上高中后,不仅没有出学费,国家每个月还给他们300元生活费,这让家里减轻了很大的经济负担,给予了全家人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像覃远军家这样,享受国家教育优惠政策的新行村民不在少数。
人才辈出的新行村,近些年也获得了许多殊荣,这些荣誉就像新行的学子一样,遍地开花。
▼
新行村先后荣获
“全国计划生育基层基础示范村”
“湖北省宜居村庄”
“恩施州平安建设先进村”
“恩施州最美乡村”
“全县最美乡村”
等荣誉称号
如今,该村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和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已然形成。
(记者:夏咸恩 通讯员:陈平章、向冰舟)
来源:云上恩施鹤峰通联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