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 鹤峰通联记者 申玉洁) 在沟壑纵横、地势险峻、交通落后的鹤峰县太平镇三岔口村,有一家集电商网购,便民缴费、助农取款、网销农产品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商服务站,让村民生活大变了样,还让当地主要经济作物和农产品乘着电商快车全面突围,实现了飞跃发展。
借力自强 打通深山电商路
2016年3月的一天,“电商进农村”宣讲来到鹤峰县太平镇三岔口村。“这个东西真能带来收益?”“这恐怕是个亏本的事儿!” “要用电脑操作,这村里谁会呢?”当时的电商在三岔口村还是一种新鲜事物,村民议论纷纷。
时任村支委委员的丰玉娥认为村里要发展就要紧贴时代,只要能方便村里群众,暂时的投入都值得。于是,她毫不犹豫成为了村级电商服务队伍的一员。
“电脑这东西这么高端,她操作得好?”面对村民的无意嘲讽和质疑,对电脑知识一窍不通的丰玉娥刚开始做时有些灰心和低落,但想到电商平台建成后能够让村民“缴费不出村、取款不出村、购物不出村、寄递不出村、销售不出村”时,她又显得格外兴奋。
通过专业人员进村授课讲解,加上自身不断努力学习,请教周边的高年级学生,很快,丰玉娥掌握了电商网购、便民缴费、助农取款和在网上销售农产品的相关技巧。2016年7月,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深山中的三岔口村电商服务站开始正式运营。
致力践行 打造便民服务台
村级电商服务站的建成,让丰玉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村小二”,如何运用好这个平台给当地村民带来便利和实惠是她经常思索的重头戏。店内配备了电脑、电视、助农取款机、电子秤及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展柜,电商平台硬件设施一应俱全,也具备了为当地群众提供“五个不出村”的“一站式”服务能力。
但是,丰玉娥电商平台的“生意”并不好。因为在深山里的许多都是留守老人,在他们的观念里,网上东西根本不可靠。这种不信任让丰玉娥犯了难,摆在她面前的是要让老百姓接受便利化的服务,同时赢得他们的信任。
为了能够让村里人了解“电商”这个新鲜事物,她耐心地为周边百姓进行讲解,说道这个具有多功能的平台如何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自己也通过平台实践进行示范。很快,有些村民开始“入门”体验。不用担心家里停电,手机停机,也不用坐几十公里山路到镇上取零用钱,这样的好事在村里口口相传,她惊喜地发现村民对平台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小到吃、穿、用的生活物品,大到家用电器、机器部件,村民都可以通过丰玉娥的电商平台进行购买,她还会为村民出谋划策,让他们购到自己想要的实惠商品。有时一个电话,村民不出户也能缴纳电费水费通信费,还能收寄快递,这让村民的生活方式大大改变,电商服务台得到村民一致称赞。
助力增收 打开网销致富窗
作为一名基层农村党员,丰玉娥的心里时刻惦记村里的发展。2017年4月,她开始将村民自产的干土豆片利用邮乐网销售,有一天竟然创下销售32公斤的好业绩,“山鸡”变“凤凰”,这让她体会到电商的强大。
于是,她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把三岔口村的主要经济作物箬叶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村民采摘的箬叶,经过加工后进入网销渠道。没想到,产品一进入市场就受到热捧,远销到重庆、广州、山东等地。同时,村里的腊肉、蜂蜜、黄豆、土豆粉等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也销到了天南地北。
村里“山货”日渐增值,箬叶当初六元一斤的最高收购价变成了现在的八元底价,蜂蜜从10元一斤已骤然上升为百元。2018年,丰玉娥的电商平台箬叶销售额就达到了500万元,其他农副产品进城网上销售业绩也非常可观。
“丰老板开的网店,让我们的生活方便了很多,我们山里的腊肉、蜂蜜都能变成现金,这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三岔口村三组村民胡清平感慨。
让农副产品增值卖个好价钱成为山里人摆脱贫穷的关键路子。丰玉娥对于现状并不满意,她告诉记者,她将全力以赴运营好电商平台的同时与村里产业密切对接,她想让村里的农副产品真正走出大山为村民带来更多的收益,她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家乡发展,借力互联网,让大山深处的家家户户都过上小康。
视频1:丰玉娥正在为村民缴纳话费
视频2:丰玉娥正在为村民网购豆浆机
视频3:村民将腊肉拿到电商服务站进行网络销售
视频4:当地主要经济作物箬叶网络销售火爆
责任编辑:郜月飞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