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革命老区龙潭司
谭明和
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即2019年4月1日清明节前夕,笔者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随咸丰县中医医院等四个部门的百余名党员一道,来到遐迩闻名的龙潭司,参加祭奠革命先烈的主题党日活动。
当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祭奠仪式随着嘹亮的国歌声和庄严的升旗仪式而依次展开,怀念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龙潭司真实而传奇的故事,像正在直播的记录片,一幕一幕的呈现在眼前。让身临其境的人们,集万千感慨而不言,此时却是无声胜有声。
趁片刻空闲,站在高处,放眼远望,龙潭司层层叠叠的青山上,恰到好处的点缀着各种各样盛开的花朵,境内约7.5公里绿幽幽、深不见底的唐崖河,恰似一条深绿色的绶带,从幽深的峡谷飘过山丘田园,自自然然地飘到了你的身边,挽了几个漂亮的月亮湾儿,再飘到了诗意的远方。那如诗如画的美景,那温润恬静的本色,让人无法想象,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这里曾发生过惊天动地的红色革命风暴。
翻阅手中的史料,了解到历史上的龙潭司村,是咸丰县三大土司之治所,是贺龙元帅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是革命先烈黄兴武、黄子全、黄子才的故乡,是典型的革命老苏区。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是恩施地区第一个党的地级青年组织诞生地,恩施地区第一个党领导的农民起义发生地,恩施地区第一支党的革命军队诞生地,恩施地区第一个党的农民政权组织驻地,恩施地区第一个地级党组织诞生地。龙潭司起义纪念碑上刻着一段醒目的文字:1927年底,施鹤地区第一个中共地级组织——施鹤临时特委在此成立,至1928年12月13日,龙潭司及周边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谱写了龙潭司在恩施地区革命史上“五个第一”的辉煌篇章。“五个第一”呀,这在恩施地区革命史上绝无仅有,实在令人钦佩。
活动现场,当地一名资深党员,详细地介绍了龙潭司革命中心的形成及武装暴动的历史片段。他话音未落,早已把我们带进了当时的人民群众,是如何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又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共产党,舍生忘死,奋起与反动派作殊死斗争的烽火岁月里。
我们徒步来到烈士墓,默哀、鞠躬、献花,寄托无限的哀思。此情此景,深切感受到,那是一个风起云涌万分艰难的岁月,那是一个悠关民族兴亡的时期,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黄兴武、黄子全、黄子才等众多英烈,我们为您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献身革命而肃然起敬,我们向您及千千万万的革命英烈,致以崇高的敬礼!
一路上,我们仔细观赏,龙潭司的山上山下,水泥路四通八达,路边绿树掩映,一栋又一栋错落有致的特色民居点缀其中,特别的养眼。院子的周围,成行、成块、成片的柑橘、白柚树,生长得十分茂盛,充满着勃勃生机,愉悦的心情随之舞动了起来。
龙潭司村位于清坪集镇东南部10公里处,距县城25公里。而今,龙潭司村的面貌已今非昔比,处处充满着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成绩的取得,是众多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承革命先烈遗志,进行艰苦努力的结果。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干部,无私无畏地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了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
龙潭司村遇上了好时节和好政策,凭借“一道湾,一条河,一个传奇”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回城的路上,唐崖河的两岸姹紫嫣红,工人正在忙着修建特色民居,农民正在经营着美丽的家园。不少外地的游客,仰慕着这片传奇之地,各式各样的车辆纷至沓来,往来穿梭,游人如织,构成了这片红色土地上生动而感人的图画。
作者简介
谭明和,咸丰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编辑,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闲时练笔,目前,约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发表于各类报刊杂志。
来源:咸丰发布
责任编辑:郜月飞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