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都挺好》中躺在地上喊着要喝手磨咖啡的苏大强,常让观众感觉又好气又好笑。而大结局揭露,原来苏大强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专家建议,老年人平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适量适度的运动,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保持大脑活力。
随着子女成家立业,老年人渐渐退居“二线”,将生活的重心由工作转向家庭和自我。记者了解到,州城有的老人重拾起年轻时的爱好,有的老人多年坚持参加老年大学学习,有的老人则对现代科技产品感兴趣,他们纷纷感慨,“社会发展很快,老年生活想要丰富多彩,就要多多学习,跟上时代的脚步。”
重拾爱好,点燃学习的热情
4月14日下午,快递员将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大包裹送到州城市民吴珍慧的家,她终于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电子琴。
今年59岁的吴珍慧年轻时为了生活奔波,搁置了自己的爱好。“以前年轻时我和老公在恩施市下面一个乡镇文化站工作过,那时候我会弹电子琴、唱歌、跳舞,他会拉二胡、吹唢呐、写毛笔字,后来我们进入供销系统工作,再后来单位改制了我们就自己出来创业,做建材生意。做生意20多年,又忙又累,我们根本没有精力培养和发展兴趣爱好,现在老了,让年轻人去奋斗了,我们就有大把时间把以前的兴趣爱好捡起来了。”吴珍慧说,闲下来的她和老公还有一些朋友们组成了一支军乐队,兼职做商业表演。“都是做生意时认识的朋友,做表演赚钱是其次,主要是大家一起学习很开心。”
军乐队组建起来后,吴珍慧的老公很快就学会了吹小号、长号,她也很快学会了小鼓与大鼓,但军乐队里一直缺一个电子琴手,她有些心动了。
“30几年没摸过电子琴了,我到杂物间把女儿小时候玩过的旧电子琴找出来试了试,发现乐感还在,就是有点生疏了,学习的热情一下就来了,我女儿十分支持我学习。”吴珍慧说,为了支持她,女儿专门为她网购了一台价值3000多元的电子琴,还鼓励她去找个老师专门学习一下。“女儿还说,等9月的时候帮我们去问一下怎么去上老年大学,到时候认识的朋友更多,学习的内容也更多。”
在老年大学结识更多朋友
4月13日早晨,天气晴朗,今年66岁的州城市民王晓辉穿着轻便的太极服,来到小区楼下的空地上打起了太极拳。自从2010年去州老年大学学习太极拳后,她便爱上了这项强身健体的有中国特色的运动。
2008年,王晓辉患上了冠心病,因长期不自知,又没有每年进行体检,她险些丢了性命:“起先就是胸口闷,呼吸困难,到医院最初检查出来血压高,反复检查了几次后才确诊是冠心病,到武汉去做了血管支架手术。身体恢复后,医生建议我做一些轻度的运动,我平日就爱静,当初去老年大学报班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了太极拳班。现在,天气好的时候我就在外面打,下雨时就坚持在家里打两遍。练太极后,我觉得身体和精神都越来越好了,有时候也会跟随大家一起去表演或比赛,感觉生活也更丰富多彩了。我觉得老年大学是老年人老有所乐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记者致电州老年大学和恩施市老年大学了解到,去老年大学学习的老年人中,或是单位退休的老职工,或是拥有某些方面特长的普通市民,在参与书法班、摄影班、器乐班、音乐舞蹈班等特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抱着学以致用和发挥余热的初衷来到老年大学,向社会诠释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含义。
不服老,老人也能玩转电子产品
微信联系到等在民宿楼下的外地游客后,向其发送房间密码锁的密码;打开监控软件APP,查看民宿公共区域内客人的动向;再打开民宿电费智能系统,查看每间客房的实时电费。确定又一名客人已经顺利入住后,64岁的张进打开家中的无屏电视,将喜欢的电视节目从投影仪中投放到专业的幕布上,再喝上一杯自己泡的药酒,张进享受着退休后的幸福生活。
“家里有闲置的房子,退休后,在儿子的提议下,我将其改成了民宿。现在恩施民宿这么多,平时儿子工作忙,就由我和老婆来打理,怎么做得有特色?让客人入住体验更好?还让我们老两口更省力?我决定利用高科技。”张进一直喜爱电子智能产品,也是一个乐于学习的人,在许多同龄人还在用按键手机的时候,他就买起了触屏手机,并早于同龄人尝试各类手机程序。
最近,为了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张进还花了3万元购买了一套无屏电视系统,晚上关了灯,将电视画面投放到100寸的大屏幕上,声音从前后4喇叭内传出,简直跟在电影院看大片没有两样。这样的一个人,决定开办民宿时,也想利用科技产品快人一步。
“我想参考酒店模式,哪怕初期投入多一点,但后期一定省时省力。”为此,张进考察了好几个经营智能家居系统业务的公司,“我的民宿安装密码锁,每来一个客人更换一次密码;房间里安装了智能取电系统,客人出门后房间智能断电,客人方便,我也省钱;公共区有投币洗衣机,客人按需利用……很受客人喜爱。”
在许多常人看来,使用电子智能产品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学起来困难重重,但张进认为,电子产品是为生活服务的,老年人也有喜欢的权利,只要不服老,愿意学习,什么都不是问题。
来源:恩施晚报
责任编辑:谭晓慧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