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 (建始台记者 黄娟 通讯员 程明)“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地职业,红领巾事业是最永恒最朝气地事业。”这是三里初级中学副校长、英语老师陈兰对教师这一职业地理解。虽然从事教师教学仅8年的时间,但陈兰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早就深入到了骨子里。
为话而学
一位英语过了专业八级的中学老师,你很难想象她曾在念初二的时候,连26个英文字母都还不能完全背出,而这个人正是陈兰。那又是什么原因成就了今日给学生们上英语课可以全程英文互动,讲出一口流利英文的 teacher Chen呢?“改变我英语成绩甚至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正是我当时的英语老师,他的一句话让我受用至今。”陈兰回忆说。
“当时我刚接手这个班英语教学不久,也想了解一下这个班学生学习英语的状况,上英语课的时候,我想找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正好走到了陈兰的旁边,随即就点了她,让我很吃惊的是她的语速、语感都很不错,可以说这就是我一直想要找寻真正可以在学习英语上有一番造化的人。所以当时我就对她说,你读英语的语速和语感都很不错,加以练习,未来可期。”陈兰当时的英语老师张小平回忆说。
正是张老师的这句话让陈兰记在了心里,也正是这句话激励了陈兰的成长。在这之后,陈兰对英语的兴趣逐渐提升,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英语成绩也变得越来越好。不仅如此,在学好英语的同时陈兰的其他课程也没有落下。后来,在上大学的时候,陈兰就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英语专业,通过四年时间的打磨,她的英语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为梦而行
大学毕业,最初陈兰并未从事英语专业相关的工作,她当时在武汉东湖开发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上班,相对很多毕业生而言,陈兰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当她无意中听说“资教老师”的相关政策后,她瞒着家里人就报了名,直到他回到家站到了父母的面前后,才把自己一直想要当老师的这个梦想告诉双亲。
2011年9月,陈兰正式成为一名资教老师赴花坪镇花坪民族小学资教,在资教期间,陈兰工作勤勤恳恳,成绩突出,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而第一次让她觉得选择老师这个行业选对了,就是在这段工作时间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经历是2011年在花坪民族小学资教的时候,有段时间是到花坪关口小学走教,这是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因为当时我到那个学校的时候看见一个五十多岁快退休的女教师,要带四个年级的英语,而且她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看着当时那些孩子们渴望的眼神,让我觉得选择资教成为一名老师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我理应用自己擅长的东西为家乡做出一点贡献。”陈兰说。
为生而爱
一年后,2012年9月陈兰被调到了三里乡二龙小学任教,任教期间,她所带英语的班级成绩在全乡始终都是名列前茅,由于工作业绩的突出,她还多次获得表彰和奖励。并在2013年被提升为学校副校长,2018年3月被提升为二龙小学校长。成为学校校长,陈兰的压力和担子都变得更重了,她不仅要做好教学工作,同时在学校的管理上也还要分出一部分精力。
“学校每年都要统计留守儿童,二龙小学作为一个村小,当时有一百八十多名学生,其中就有一百一十多名留守儿童,我们对留守儿童是特别关爱的,也是特别关注的,我记得映像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一个学生他在学前班的时候,一天走到教师食堂看见桌子上面有鱼,跑过去就伸手拿了一块,狼吞虎咽,当时我特别担心他的安全,生怕鱼刺卡着他的喉咙。另一个感觉就是心酸。后来了解了情况,这名学生的父母在外务工,他跟着爷爷奶奶在家,因为老人家眼睛的关系,平时也不敢给他做鱼吃,所以他当时看见鱼就特别开心,但我还是觉得特别的心酸,因为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对他们进行关爱,所以经常课间的时候,我会和他们聊天,给他们剪指甲、梳头发,让他们看上去显得更得体更体面一些。”陈兰说。
留守儿童的问题一直是陈兰最牵挂的问题之一,在二龙小学期间,她用母爱式的教学方式倾心浇灌着山乡的蓓蕾,为的就是能让这些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关怀,感受到母爱的存在。“我其实是一个母爱比较泛滥的人,我特别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看着他们的天真浪漫,看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对我而言都是一种极大的安慰。”陈兰说,“我本身是一个很知足的人,想要把这样一份满足感分享给他人,虽然可能学生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是我希望通过我能让他们够感受到他们是被关注的,是有人在他们身边爱护着他们的。”
一直以来,陈兰都是严格要求自己,以一位优秀人民教师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规范自己。并多次获得表彰和嘉奖。但在面对荣誉的时候,陈兰并没有自满,用她自己的话说,她现在从事的是她无比热爱的事业,在往后的教育教学的日子里,她仍将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并为此奋斗一生。
“八年的从教生涯,我从一个乡镇到另一个乡镇,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始终都是无怨无悔。我一直坚信,要以“五心”来面对我的工作和学生,耐心、细心、爱心、恒心和信心。对于未来,我要借用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是这句话常伴我左右,让我砥砺前行。”陈兰说。
责任编辑:谭晓慧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