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健身房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但是,健身房消费纠纷、老板人间蒸发……这些现象屡屡出现。健身行业的背后,是繁华似锦,还是暗潮涌动?
健身行业真如大家想象的一样遍地黄金吗?事实上,如今的健身行业,冰与火的奏歌在交替进行,有的健身房热火朝天,日子过得好不热闹,但更多健身房处于倒闭边缘。今日起,记者将分两期就“健身房倒闭的背后”进行报道,以给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参考。
燃烧我的卡路里,我要变成万人迷……在学习和工作之余,运动锻炼成了许多人新的选择,健身房正是这种需求的产物。
看似繁荣的市场却蕴含了种种隐忧。连续一周多时间,记者走访了州城几家“短命”的健身房。
健身房频频倒闭
“办了两张3年的会员卡,打完折共2580元。本以为享受了优惠,谁知刚一年时间,健身房就突然要将我们这些会员转到另一家健身房。”2015年11月,记者接到州城华龙城附近李女士的报料电话。
“健身房停业了,老板不见了,我们怎么办?”2016年年底,咸丰县一受害者向记者反映,百余名会员集体前往该健身房要求退费,却人去楼空。
“航空路一家城市健身生活馆的老板跑路了,我们百余名会员的充值卡成了‘空头支票’。”
2017年11月,该健身房一名“苦主”向记者报料。
“我和朋友共缴费2188元办了3年的会员卡,次月我又缴费6000余元买了40节私教课。
会员卡还有2年才到期,还有24节私教课没有上,现在突然告诉我们不营业了!”今年3月26日,州城市民敖女士称其在州城舞阳坝正中时代广场楼上的一家健身房办理了年卡,如今贴出了迁店通知。
……
消费者吐槽,开业时大张旗鼓地宣传,跑路或停业时却神不知鬼不觉。有点“良心”的老板停业前还会将会员转到其他健身房或实行折扣退款,亏心的老板会员费到手后,直接大门一关。老板倒是成功“回笼”了资金,可坑苦了花上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办理健身卡的消费者。
3月26日,几十名会员聚集在某健身房要求老板退费。
2017年,杨女士在州城水印郦都小区内一健身房缴费3000元办理了一张3年的会员卡。没过多久,健身房倒闭了,老板一走了之。“此后,我在好几家健身房办过健身卡,都是没搞两天就垮了。”2018年底,她又在州城舞阳坝正中时代广场内一家健身房缴费680元办理了一张年卡。虽然一再跟健身房的前台确认健身房的资质和房租期限,但最终该健身房还是宣布停业了。算上这次,她已经是第四次被坑了。“我走到哪里,哪里的健身房就垮,我被骗怕了。”杨女士说。
目前,“办卡+卖课”是健身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消费者来说,为服务提前付费属于预付款消费,这一直是纠纷和投诉的重灾区。
12315维权热线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8年,12315共接到关于健身房的投诉173件,举报5件。仅3月下旬,记者就接到两起健身房老板跑路的报料。
价格战与经营同质成“症结”
目前全州的健身行业非常火爆。以州城为例,10年前只有几家,目前有20余家。
但问题是,现在的大多数健身房在经营项目、市场定位、营销策略上都高度同质化,这就造成业内一直流传着“80%的健身房抢20%的消费者”的说法。
“免费领取健身卡”“一张年卡只需668元”“只需468元会费就可以办一张健身年卡,而且次年还将返还您的会费”……在州城健身房的走访中,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为快速回笼资金,挤掉同行,健身房老板们想出各种“创意”。
但最终如愿了吗?
“刚开始我们定的卡价比较高,但由于很多同行的会费普遍较低,我们只得降价销售。”说起这家刚开业不久的分店被迫关闭,正中时代广场内某健身房的老板向某懊悔不已,她们总店已开业3年,经营状况良好,她和合伙人去年4月筹备了这家分店。一年时间亏损了80多万元,加上经营不善,最终只得忍痛迁店。目前,该店会员已得到妥善安置。
这种价格战到底有多严重呢?
去年,州城华龙城一家健身房开业,对外预售的卡类分为年卡、两年卡、终身卡,但价格都很低。同年,水印郦都一家健身房在关门前,将年卡费用从最初的1200元降到了400元……类似案例,不胜枚举。
房租即将到期的某健身房空无一人。
据了解,很多被迫关门或转手的健身房,并不是真的不想做了,是确实维持不下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不断降低的会员卡费与水涨船高的经营成本,使得很多健身房的经营举步维艰。
“僧多粥少”,再加上健身市场规则性的条文较少且缺乏行业保护,使得竞争市场毫无秩序,甚至是各种坑蒙拐骗,大量健身房被逼无奈,进入价格战的死胡同。如此一来,许多健身房便成昙花一现。
来源:恩施晚报
责任编辑:董晶菁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