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施锦涛 实习生 刘小红 恩施晚报记者 陈航)恩施市施南古城凤天路与金山大道的交汇处行人地下通道已施工完毕,从4月9日开始,通道可供行人通行。据了解,此通道是恩施建成通行的首条行人地下通道。
△ 地下通道小视频
州城首个行人地下通道开通
记者来到州城凤天路和金山大道丁字路口的行人地下通道,入口处之前设立的“禁止通行”围栏已被拆掉,大门敞开。
记者看到,该处有硒都茶城、施南古城、金山大桥三个方向的车流汇聚交错,几位路过的市民正打算从车流中横穿马路。
“咦,这里开通了嘛,走!”一位路人看到地下通道已开通,选择“尝鲜”通行。地下通道入口两侧和天花板都装有白炽灯,地面设有步梯,楼梯两侧安装了不锈钢扶手栏杆,上下台阶中建有坡道以便行人携带行李箱、自行车等通过。
步行不到1分钟,便可越过车水马龙安全到达马路对面。“那还是比以前好多了,安全又方便。”一位路人表示。
“今天好热,通道里好凉快,宽敞又明亮,舒服!”67岁的老人郑其怀之前在外地旅游时走过地下通道,这次在州城体验了一把,感觉“高大上”。
州城将会有更多行人地下通道
据介绍,该行人地下通道长约42米,宽约4米,南北侧均设有楼道出口,“施工方加紧进度,克服困难,终于在4月6日保质保量地完成并正式开通。”李恩施市政府投资建设服务中心一科科长李纯韬表示,地下通道内的保障照明、泵房抽水、排水系统运行良好,同时为了进一步保障有序交通,施南古城的马路中央也设好交通护栏。
据悉,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大幅增长的车流和人流与城市有限的公共交通空间产生了直接矛盾。以往对车流和人流单纯采用时间差即交通信号灯控制进行疏导的设计模式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为了解决人车争道、道路交通混乱的情况,可以修建人行天桥,但在没有人行天桥的路段可修建行人地下通道,构建城市交通立体化格局。
“这是目前州城首个已开通的行人地下通道,以后政府会充分考虑这块的配套基础设施,在州城车流人流量大、没有人行天桥的路段建立更多行人地下通道,优化城市交通环境。”李纯韬说。
△ 视频:市民接受采访
责任编辑:郜月飞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