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网是深埋地下的城市“血脉”,淤积、堵塞是威胁管道“健康”的最大敌人,因此,污水管网清淤工作每天都要进行。在州城,有一班从事这种“苦脏累”活儿的人,他们就是恩施市绿源城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的污水管网清掏工。
4月2日9点30分,在湖北民族大学南门附近,记者见到了污水管网清掏师傅蔡在桃和他的工友黄长银,此时他们已工作了两个多小时。只见他们手持铁钩,在布满油污、粪便的截污池中将一些垃圾掏到岸边,然后用蛇皮口袋收集起来运至垃圾池。
“今天的垃圾还不算多,要是遇到雨天,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掏一次,有时一次就要清理七八袋垃圾。”蔡在桃说,这里是玉龙河与龙洞河的交汇处,附近民房、餐馆的生活污水经过截污井后接入龙洞河污水管网,如果截污井的滤网被垃圾堵塞,污水就会直排到龙洞河,丝毫马虎不得。
清理完垃圾,蔡在桃和黄长银骑上摩托车,又要赶赴下一个工作地点——位于恩施市二中的污水沉淀池,清掏工人需要下到8米深的检查井清淤,施工难度大,必须团队合作才行。到达目的地后,清掏班组组长黄先恩对5名成员进行了分工,由年轻的清掏师傅李立下井,其余4人在地面做安全保障、辅助工作。
李立穿好水裤,戴好防毒口罩、安全帽,系好安全绳后,工友合力将他慢慢放下检查井,并在井口放一个铁制的支架,通过绞机将清淤工具运至井底,李立将清理的固体垃圾又通过绞机运至井口。恩施晚报记者走近洞口,只见井底漂浮着各种垃圾、粪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恶臭,看似平凡的工作,其辛苦程度常人难以想象。
“简单来说,我们的工作就是钻大洞、掏小洞,确实是个苦脏累活,但总得有人干呀,目的就是让河水变得更清。”黄先恩说,他们班组一共6个人,每天负责对州城内清江河、龙洞河、带水河3条河流已建成的污水管网进行巡查和维护,检查污水管网、截污井是否损坏、有无堵塞,发现情况后立即处理。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血管命脉”,而它们的正常运转正是由蔡在桃、李立这样的一群人保障着。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炎炎夏日,他们以自己的行动,描绘着“宁可一人脏,也要万人净”的美丽画卷。(记者 彭绪艳 向磊 通讯员 潘晓茜 魏少云 尹尚秋)
来源:恩施日报
责任编辑:谭晓慧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