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恩施最大的优势
绿色是恩施的发展底色
恩施州委、州政府作出部署
同步创建国家级和省级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3月20日,全州同步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暨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会召开(详情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各级各部门反响强烈,第一时间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尤其是州委书记柯俊讲话精神,及时研究部署、细化安排同步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相关工作和具体措施,对照目标抓落实,共同提升我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3月20日下午,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中心组学习贯彻落实推进会精神,要求全局干部职工按照柯俊书记讲话精神,加强对县市创建工作的指导,以同步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抓手,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切实做好农业农村发展工作。
3月21日,州住建局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召开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任务分解会,将每项指标落实到科室、落实到具体负责人。会后,各业务科室按照创建工作指示体系将任务下发至各县市住建局、城管局,并明确每项指标负责领导及联系人,收集县市佐证资料。
3月22日,州财政局及时传达推进会精神,并部署相关工作。根据部署,各科室要认真履行财政职责,指导县市财政做好政府绿色采购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健全长效机制,按期完成中央、省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任务;要积极配合主管部门,保障相关工作经费,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建设美丽恩施。
3月22日,州发改委部署相关工作,要求全州发改系统加强重大生态环保项目的谋划与推进,积极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要扎实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切实加大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力度;要着力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特别是发改部门牵头的“厕所革命”;要强化督办检查,确保发改部门同步创建、污染防治攻坚等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
2018年,全州生态文明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鹤峰摘得省级和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两块荣誉牌,咸丰获得“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命名,恩施、巴东、宣恩、利川通过省级考核验收。省级以上生态乡镇57个、生态村573个;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小区)45个。
2019年,在全面建成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基础上,我州将针对尚未达到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指标进行集中攻坚,全力补齐创建指标短板,力争达到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标准。恩施市、利川市、鹤峰县、巴东县、咸丰县、宣恩县力争建成国家级示范县(市)。
为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部署要求,迅速在全州上下掀起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热潮,恩施日报今起开办《美丽恩施 绿色发展——同步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专栏,持续深入报道我州各级各部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我州同步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动态、新成效和好典型、好经验,在全州上下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敬请关注
记者汪书宇 通讯员柳惠炼
来源:恩施日报
责编:文梦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