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拂贫困村丨陈云清:返乡创业 带一方致富

2019-03-27 10:52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叶利华 胡园 吴曦  谭晓慧 宋静 巴东台 黄森林)这段时间,正是草莓大量上市的季节,而巴东大路坡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云清却有些烦恼,经营几年的草莓基地,今年却遇到了一个“寒冬”,到底是什么情况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原来,陈云清家今年的草莓出现大面积不开花现象,二十几个大棚里见不到几颗红透的草莓。这天,他专程从武汉请来了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过聪博士,现场为这些草莓把脉问诊。

现场专家过聪为记者分析原因。

过聪博士介绍,“有几个处理手段,第一个手段就是冬季要哒双层棚,保证蓬度温度要在10度以上,第二就是我们要经常通风,在白天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我们要把两边的卷膜拉开,尽量拉高,形成一个通风良好的环境,这样能够排湿。

趁着夜晚闲暇时间,大家连夜跟专家学习应对方式。

有了专家的上门指导,陈云清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今年40岁陈云清是巴东县野三关镇石桥坪村9组村民,原在北京务工,主要从事房屋精装修工作,收入可观,在务工期间,他得知草莓市场走俏。于是决定放弃北京工作,回乡创业种草莓。

陈云清接受记者采访。

“当初回来种草莓,就是觉得草莓见效快,一般三四个月就有回报,陈云清说,“而且在我们这个地方,草莓是新鲜作物,别人来采摘也觉得很新鲜,所以那时候一开始就选择回来种草莓。

2015年,他投资10多万元,在家门口流转了15亩土地,用竹块竹条建七了20个草莓大棚,当年就赚3万多元。尝到甜头的陈云清,2017年又投资20多万元,将原来竹块竹条结构的大棚改建成钢架结构标准草莓大棚,并从上海购进优质草莓苗芽培育后移栽,还吸纳了当地20多名贫困农民在基地务工。

“我们带动贫困户是以多种形式的,第一是租贫困户的田,第二是贫困户来务工,第三就是贫困户土地入股的形式来带动贫困户,每年差不多给贫困户发工资10万元左右,主要是务工工资。陈云清对记者说。

如今,技术难题得到了攻克,陈云清又想着把自己规模扩大,带领更多的老百姓增收致富。接下来,陈云清将争取与农科院合作,引进新品种以及立体种植方式,带动周边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谭晓慧

主编:孙跃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