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和服”进武大赏樱被打,不因打扮因未预约还骂人?

2019-03-26 14:57  

近日男子穿疑似和服进武大赏樱遭保安殴打一事广受关注。25日晚间,武汉大学对此事回应称,两名游客中一人未办理预约赏樱手续。双方发生冲突前,二人对一位女性安保员屡有言语辱骂。


被指穿“和服”的青年人(左一)与武汉大学保卫人员发生冲突。视频截屏 上游新闻


穿“和服”在武大赏樱被打?


近日,有网友爆料,一男子因穿“和服”在武汉大学赏樱被殴打,引发热议。


爆料视频显示,一名穿着类似和服服装的青年男子和另一穿着休闲装的青年男子,被四名校方保卫人员按在地上。他俩挣扎起身后,穿着类似和服服装的男子大声重复喊着:“凭什么打人?”,很快他又被保卫人员掀翻在地,接着他起身说:“我穿的是唐装。”在其身旁,穿休闲装的男子被保卫人员勒着脖子,保卫人员松手后,他倒地不起。


据一名在现场的武大学生说,当日下午,武汉大学教五教学楼旁,上述两名青年男子欲进校园赏樱,保卫人员称其穿和服不让进入。双方先是发生语言冲突,穿休闲装的青年男子爆了粗口,接着便发生了视频中的一幕。


图为武汉大学冲突事发现场。视频截屏

当事人与校方回应


25日,被指穿“和服”的青年男子向上游新闻记者表示他穿的是唐装吴服,不是和服。“保安不让进,认为我穿的是和服。我给他们解释这是吴服,还给他们看手机里的唐装照片,他们不信。我就很着急,很激动。”


他还表示,下次不会穿这样的衣服去容易引起误会的地方了。


武大一位工作人员则回应称,2002年校方就曾出台过规定:穿和服不能入校赏樱。


而上游新闻记者获得的一份武汉大学学生在微信群里发的《关于拦人再说几点》第六条中也显示,“今天遇到穿和服的游客,见到这种穿戴的一律不放行,站在门口都要向保卫反映驱逐!”


武汉大学一名参与值守赏樱花秩序的学生向同学传达维持秩序的要求。


武大最新回应:一名游客未预约欲硬闯


针对此事,武汉大学25日晚间回应称,两名游客中一人未办理预约赏樱手续,且对一名女性安保员言语挑衅。


通报称,完整监控视频显示,双方发生冲突前,一名女性安保员对二人进行查证劝离,这一过程从2:15分持续到2:21分,双方未发生肢体接触。期间,两名游客情绪激动,携带相机较高壮者(张某)持续上步贴近女性安保员。该安保员一边后退一边提醒对方保持距离,并呼叫支援。在场人员反映这二人对女性安保员屡有言语辱骂。


随后三名男性安保员赶至现场,再次提醒游客与安保员保持距离,没有预约不能进入赏樱区。期间,一男性安保员上前伸手推开张某,张某辱骂并用身体顶撞该男性安保员。双方发生肢体冲突,二人被强力制服,网传视频即拍摄于该过程。15分钟后两名游客自行离开现场。

图片来源:武汉大学官方微博

网友热议:被打不因打扮因骂人


新闻多看点


和服、汉服有何区别?

 

3月24日,武汉大学保卫人员与两名赏樱花的男子发生肢体冲突。据相关媒体此前报道,事件起因保卫人员称穿和服不让进入。


这则新闻立即引起了网友讨论。有人觉得,禁止和服进入“有点太苛刻了”;“只要行为不违反中国法律及公俗良序,大可不必兴师动众”。同时有网友质问校方,“打人符合哪一条法律”。

  

但也有网友认为,武汉大学的樱花不仅是景观,也是中国人民抹不去的疼痛记忆,“所以武大不适合穿和服参观”。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这名赏樱男子穿的是哪种服装?


资料图:3月21日,武汉大学樱花季首日,提前网上预约赏樱的八方游客如约而至。吴薇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所谓唐装,今天其实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种是指唐代人穿的衣服;另一种是指以马褂为雏形,加入立领和西式立体裁剪所设计的现代服饰。

  

从网上曝光的视频画面看来,该男子所穿的服装显然不是类似马褂的那种唐装。至于是否是唐代服饰,则需要另外讨论。

  

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唐代服饰也有多种。官服带有明显的民族融合特征,一般为圆领窄袖;而无官的地主、隐士所穿的衣服则呈现高领宽缘的特点,更接近唐以前的古制;普通百姓只穿齐膝短衫和裤。

  

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接近汉服圈的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郭先生。他告诉记者,汉族传统服饰在清朝剃发易服以前虽然随着历史发展,形制亦不断演变,但一些基本特点与和服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以袖子为例,汉服袖子一般较长且宽大,可覆盖整个手掌,铺开后呈梯形;和服袖子较短,长度到手肘手背不等,但基本都露出手掌,铺开后呈矩形。”

  

记者同时注意到,有文献资料显示,所谓传入日本的“吴服”,并非指服饰款式的传入,而是相关手艺及技术。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谭晓慧

主编:孙跃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