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叶利华 吴曦 胡园 谭晓慧 巴东台 黄华)近年来,巴东县大支坪镇按照产业扶贫“五个一”的标准,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大批特色产业,形成了以蔬菜、药材和茶叶为主导的“一长两短”产业体系和板块基地,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在大支坪镇中坝村牛蒡种植基地,当地老百姓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人工除草,保证牛蒡能够生态、环保种植。
大支坪镇药会淌村贫困户陈政菊对记者说:“去年村里发展种牛蒡,我租了两亩田,(两亩田)可以挣1千块钱,再在基地做工,80块钱一天,可以挣三四千块钱。”
牛蒡是一种药食同源食材,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去年,大支坪镇党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从福建引进湖北恩施吉笙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牛蒡产业。
巴东县大支坪镇党委书记向明介绍,“我们招商引进的这一家公司,进来是先租老百姓的土地,先给钱后再用地,保证了老百姓没有任何风险。”
为了让企业基地能够早日建成,镇党委政府成立专班、安排专人,实行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目前,企业在该镇中坝、药会坦、十二岭、分箱谱四个村,流转土地1000亩种植牛蒡,涉及农户300多户,吸纳周边180名贫困户在基地务工。
“我们引进的这一家企业,他原来加工工厂在福建,现在我们把它引进过来以后,落户建在我们大支坪,然后我们把工厂又建在我们的易地搬迁的集中点上,这样我们搬迁集中点上的一些贫困户,也可以纳入他工厂的去就业。”大支坪镇党委书记向明说。
同时,该公司拟投资30亿元在大支坪镇打造康养休闲度假产业基地,开发休闲旅游,研发牛蒡酒、牛蒡茶、牛蒡化妆美颜系列产品,逐步形成更具特色的休闲生态农业产业链。
牛蒡产业的引进,只是大支坪镇去年招商引资的一个缩影。在该镇长岭岗村这片山坳里,数十名农民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一棵棵花椒树苗种下,将此作为村里的支柱产业来打造。
大支坪镇长岭岗村贫困户谢从英说:“我流转3亩田,每亩500块,一年可以收益1500块,我还在花椒基地做工,每天80块,活农比较轻松,我能做。”
以前的长岭岗村,是一个基础差、产业薄的贫困村。如今引进了加工企业,建成花椒基地,实行规模化管理,老百姓只要在家门口务工就能获得一份收益。
大支坪镇长岭岗村纪委书记张和庭说:“通过产业发展,将更好地让老百姓脱贫致富。”
2019年,恩施亿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实地考察、论证,通过流转土地,计划在长岭岗、水洞坪、水谷坝、十二岭四个村发展花椒6000亩,并吸纳当地村民在花椒基地务工。
恩施亿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万玉介绍,公司计划投资600万元,在大支坪镇发展6000亩花椒种植基地和建设加工厂房,今年计划完成2000亩,目前已种植了1000亩。
据介绍,与恩施亿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同类的企业,大支坪镇已经引进了五家,“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已经基本形成,贫困户每一个月基本上能够达到2000到2500的工资收入。目前,该镇已形成了以花椒、蔬菜、烟叶、药材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产业发展面积近4000亩,老百姓依托产业增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责任编辑:谭晓慧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