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辛苦、没人带娃、养娃成本高…… 二胎,生还是不生?

2019-03-21 09:13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放开,“生不生二胎”成了很多家庭的热门话题。有人说,二胎是必需品,但也有人说,二胎是个奢侈品。恩施晚报记者就二胎生育问题进行了走访,“生”还是“不生”这个问题,宝爸宝妈们各执己见,还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痛并快乐的育儿经历,一次足矣

产后减肥塑身、各种皮肤保养、把怀胎十月长的肉减掉、把怀孕时禁吃的“垃圾食品”吃个够、将“黄脸婆”扮成“白富美”……很多宝妈将这些列进生完孩子的“愿望清单”。

张女士和丈夫都是独生子,育有一女,3岁。即便符合生二胎条件,但夫妻双方达成一致:坚决不生二胎。为啥?听听张宝妈的理由。

“我生完女儿后,出产房有130斤,看着走样的身材,自己都不敢直视。坐完月子,我就想办法减肥。”张女士说,产后减肥是件痛苦的事情,她尝试过很多办法,比如健身、练瑜伽、吃代餐粉、敷药包等,两年才减到100斤,很不容易。

“说实话,有了女儿后,我每天都过得很快乐,我不想要二胎的理由不仅是因为爱美,更多的是感觉到生孩子的辛苦。”张女士说,怀胎十月,她孕吐反应比一般孕妇严重,从怀孕第三个月一直吐到女儿出生的前两个月,这段时间里吃什么吐什么。生孩子后,开始日夜颠倒,一晚上起来四五次喂奶,要么是娃饿了,要么就是奶涨了,这段过程真是痛并快乐着。

恩施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年轻宝妈认为,怀胎十月的艰辛、哄孩子、换尿片、喂奶,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操心孩子的吃喝拉撒,对于一个新宝妈来说非常不容易。她们表示,经历了一胎的痛并快乐的育儿经历,一次足矣,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养娃成本高,不敢生二胎

“80、90后”的宝爸宝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在吃穿用方面是最好的,教育上也要享受更好的资源。养娃成本节节攀升,也是年轻人不敢生二胎的原因之一。

姜女士今年29岁,儿子4岁,本是生育二胎的“黄金年龄”,但她父母只要一提及生二胎的话题,她都选择回避。

“享福遭罪,自己知道。”姜女士介绍,结婚的时候,双方父母给了他们10万元买房,两口子每月6000多元的工资除了还贷款,刚好够日常开销,哪有条件生二胎。

姜女士算过一笔账,幼儿园一年的学费是15000元,每个月的奶粉要800元。衣服、零食、玩具,偶尔还有个头痛脑热什么的,一年下来,养一个小孩子要近4万元。如果是两个,即使不翻倍,估计也要7万以上,意味着每月两个孩子的开销在6000元以上。

“我去年刚找到工作,在一家服装店做导购,再生小孩的话,工作肯定要辞掉。生小孩,对女人的生活改变太大了。”姜女士说。

刘女士的女儿今年刚上小学三年级,她表示,不管是教育成本,还是时间成本都相对较高,不敢生二胎。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平时咱们都上班,加班加点是常事,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教育又是头等大事。”刘女士说,她给孩子报了3个周末辅导班,周末把孩子送到辅导班就回家打扫卫生、去市场采购等,偶尔还要去双方父母家看看,忙得要命,要是再生一个,她自己的工作要耽误一两年不说,光两个孩子的教育就够累。

恩施晚报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养娃的经济成本、教育成本、时间成本相对较高,让很多家庭不考虑生二胎。

想生二胎,但没人帮忙带娃

高女士今年30岁,儿子刚上幼儿园,去年高女士和老公达成了生二胎的共识,但最终放弃了,因为没人带孩子。

高女士在州城一家公司做文员,平时工作还比较轻松。有段时间她调理身体,准备生二胎。“儿子奶奶带过,外婆带过,保姆带过,爸爸带白天,妈妈晚上接班,孩子每天轮换带,生活变得没有规律,经常生病、性格内向。”高女士谈及带娃的经历很是无奈。

出现了各种问题后,最后经过协商,奶奶做出“牺牲”,暂时“丢”下老伴,到州城带孙子。随着奶奶年龄越来越大,经常力不从心,奶奶已下最后通告:只带到上小学。高女士听完此话,彻底打消了生二胎的念头,除非自己不工作,要不这二胎生容易,养实在是没心了。

家住凤凰城的黄先生今年63岁,回忆这6年来的带娃经历“苦不堪言”。2012年在武汉定居的女儿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的公公婆婆带不过来,叫黄先生夫妇到武汉帮忙带外孙,一带就是3年。2015年,儿子的小孩又出生了,黄先生夫妇又辗转回到州城帮忙带孙子,一带又是3年多。

“带了6年多的小孩,确实有些力不从心。”黄先生说,去年儿媳提出生二胎,我和老伴表示,实在带不动了,要么请保姆,要么让外公外婆帮忙带。

不少带娃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表示,现在带小孩很辛苦,不仅要细心,还要求科学育儿,儿女要求也高。因为教育小孩经常发生分歧,产生矛盾,有时很“闹心”,但看到儿女既要上班,又要操心孩子,又不忍心。

孩子有伴、晚年幸福,愿意生二胎

愿意生二胎的年轻夫妇给出了理由,很多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认为,给孩子找个伴,不然太孤单。还有的想法更加理性,他们认为两个孩子以后养老的压力更小。

张黎和丈夫都是“80后”的独生子女,2015年,儿子出生后,他们决定再生一个小孩,让孩子们在相互陪伴的过程中成长。2018年,女儿的降生,让他们的生活更有乐趣。

“我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成长中我们感受到孤独,无人陪伴。特别是青春期,不愿和父母交流,选择和表姐、表哥诉说不快。”张黎说,她不想儿子在玩具的陪伴下长大,希望生两个孩子来解开自己童年的那个心结。看着两个小孩一起长大,哥哥可以照顾妹妹,相伴成长,他们很快乐。

张黎觉得,虽然带两个孩子非常辛苦,但看着4岁的儿子关心、照顾妹妹,她很欣慰。在我们年老时,他们能够有个照应,相互帮衬。

李卫华是两个小孩的父亲,他选择生二胎的理由更加理性。“我们都会老去,独生子女养老的压力太大,且不说经济方面,就是平时的照顾、陪伴就会占去子女很大一部分时间,有两个孩子共同分担,相对轻松。”他如是说。全媒体记者谢建新

来源:恩施新闻网

责任编辑:董晶菁

主编:孙跃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