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处分后,组织不仅没有对我弃之不管,反而多次找我谈心谈话,引导我卸下包袱,重拾干事创业的信心。”3月11日,面对开展回访教育的咸丰县纪委监委审理室干部,该县县委统战部干部张虔辉真诚地说道。
张虔辉曾任坪坝营镇副镇长,2018年因安全生产事故受处分。
“愧对组织信任,愧对岗位责任,更愧对事故相关的家庭……”受处分后“心里怕,不敢做事”成为张虔辉心里的疙瘩,为此他也曾低迷过。
“怕担责任,背包袱,没自信。”在谈到干部使用管理时,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直言,部分干部受处分后,畏首畏尾,失去了干事创业的激情。
如何提振受处分干部信心,激发他们重燃干事创业的激情?近年来,该县认真贯彻“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细化容错纠错机制,着力解决干部“一只手持剑、另一只手拿盾”的现象,相继出台了《受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暂行办法(试行)》《非领导职务干部和享受职级待遇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等六项制度,对干部严管厚爱,旗帜鲜明地为干部撑腰鼓劲,让他们在规矩之内放开手脚、大展拳脚。
“对受处分干部不随意‘戴帽子’,通过经常性回访教育,帮助他们卸下包袱,重振精神,轻装上阵……”该县纪委监委审理室负责人表示。
为避免“一处了之”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还会同该县组织、人社部门、受处分人所在单位等,认真做好执纪问责“后半篇文章”,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办结案件的党纪政务处分决定执行情况开展全方位检查,防止处分执行“打折扣”“打白条”等问题。
与此同时,该县进一步加强对受处分干部跟踪回访,积极做好受处分干部的教育转化、跟踪联系、心理疏导等暖心回访工作,全面了解受处分对象的思想状况和精神状态,及时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处分,积极通过思想上引导、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政策上容错,主动为干部职工“分洪减压”,对真心认错悔错改错的给予肯定和关心,极大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只有一砖一瓦才能累土成墙,组织上这么信任我,作为一名党员,我将踏踏实实干好工作,重整行装再出发,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张虔辉说。
消除了思想顾虑,如今,张虔辉信心满满,“负重”前行、“轻装”上阵,与大路坝区谭家坪村驻村干部一起,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干劲比以前更足了。
目前,该县348名受处分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新城建设等重大任务项目前线,21名受处分的干部因工作表现好被县委提拔任用。
【作者:宋海燕,向炎坪,王永芳】